假期结束,新的学期开始,老师、学生、家长都迅速进入“角色”,家校沟通也变得频繁和重要。
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学生遇到麻烦、受到欺负时,小学生会首先告诉老师,其次是家长,最后是同学;而中学生首先告诉的是同学,其次告诉的是家长,最后告诉的才是老师;高中生,大部分选择是告诉朋友,而告诉家长的很少,几乎没有告诉老师的。在告诉老师的学生中,中学生只有不到5%。年龄不同,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心理需要也不相同,针对不同时期,家长要积极配合。
孩子的教育本来就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承担的,只不过有不同的分工和侧重而已。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之间该怎样配合和沟通呢?尤其对于新手家长来说,有没有技巧?关于孩子教育,家长与老师都需要做些什么呢……针对相关问题,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小学生家长:先找问题再沟通
孩子上学后,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今年,浩浩刚踏入小学一年级,他的妈妈这些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孩子刚进入小学,老师会在微信群里提一些要求,比如上课的要求,写作业的要求,平时浩浩比较调皮,妈妈特别担心老师针对孩子,对孩子不好,而又不知道该如何跟老师沟通。
太原市五一路小学张老师现身说法:“首先家长要摒弃自己的一些偏见,不要总是认为老师会针对孩子。要知道低年级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对孩子严格要求就是在规范孩子。”
张老师解释,在习惯养成方面,需要家校共育,在学校老师要求规范孩子,在家中更需要家长配合,尤其是低年级,老师需要家长做大量的行为规范的辅助培养工作,上课的听课习惯,作业规范书写,让孩子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
而家长在和老师沟通之前,要找自己孩子的问题,从而和老师一起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素养和习惯。班主任老师一般工作比较繁忙,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有一些班级的活动,学校的工作需要完成,不可能跟每一位家长沟通到,那么家长该利用什么时间去和老师了解孩子的问题呢?
张老师建议:
一、利用接孩子的时间可以做短暂的口头交流沟通。
一年级的孩子是需要接送的,一般情况下,在放学后班主任基本上会带着学生在校门口等候家长来接。这时,家长可以与班主任进行短暂的口头交流沟通。最好是当天的一些情况。比如:上课表现如何?听课情况怎么样?
二、采用便条留言和作业本留言的方式。
家长可以就孩子回到家里的表现捕捉在学校的表现信息,比如作业的完成情况,完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问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家长可以以作业本留言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除了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外,也可以与其他科任老师进行沟通,这样老师能清楚地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以及当天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等,能更有利于老师在习题讲解时对孩子进行一些格外的关注。另外,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对沟通内容斟酌得更详细到位。
三、电话、手机短信、微信交流。
这是现在最为常用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就某一天孩子的情况进行沟通,也适合于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沟通。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家长要注意避开老师忙碌的时间段。
四、约定时间当面交流。
这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用在孩子长期出现某些较大问题或者就老师的某种教育教学方式有建议,而感到不得不与老师沟通的时候使用。采用这种方式要注意的是,约见面谈需要提前说明,让老师有心理准备,不要太突兀地提出“老师,我想跟你谈谈”,容易让老师不知所措。这种方式如果运用得不好,或者时机不对,很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
五、家长与老师沟通的内容最好具体明确。
当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时候,沟通交流的内容越具体越明确,老师越容易回答,对家长而言,也有利于家长获得有效信息。比如:孩子近期的情绪、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的积极性、孩子近期的家庭表现、存在的问题等。至于有关教师的教育理念、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培养目标等。
中学生家长:要正确定位与老师的关系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8岁之间,这一时期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很大,也很不稳定。同时,他们面临升学、人际交往、家庭变迁、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击。而到了中学,由于班级容量加大,班级事务增多,班主任无法像小学阶段一样面面俱到,各科老师与学生的接触大多限于课堂之上。面对师生关系的改变,有些依赖性强的学生会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和蔼可亲,于是与老师疏远,有的甚至与老师对抗,认为“老师真烦”。这样长久下去的话,容易和老师形成一种对立情绪,交流就成为一纸空谈了,直接影响学习成绩。针对变化,家长、老师要同心协力,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适应性、独立性。
那么,中学生家长如何与老师正确沟通?太原外语科技实验中学宁老师建议:“中学生家长要与老师之间进行正确定位:是朋友而非敌人;是协作者而非雇用者;是责任共负而不是互相推诿。”
对于中学生来说,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学习情况的是各科老师。首先,父母应该提高与任课老师沟通的意识,积极主动联系老师。孩子听讲状况、作业状况、每个阶段的复习方向和知识掌握情况都在任课老师的掌握之中。父母和老师沟通好之后再对孩子做必要的督促、指导,才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多地关注孩子。
现在,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机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很多人开完家长会就不再与老师联系。事实上,如果在家长会后没有机会与老师沟通,父母可另找时间预约与各科老师进行交流,比如节假日的问候、了解日常学习情况,或在历次大小考之后的咨询。
除了面对面交谈,还可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工具与老师沟通。尤其是在看到任课老师发的学习情况后,可以和老师约时间,在不影响老师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之前,最好提前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重点,作出合理分析,列出需要与老师交流的问题和困惑。父母在家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在孩子出现状况时主动与老师联系,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家长切忌带着主观的态度和老师交流,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应该是贯穿于人类长河中的一种信念,我们要在每一个鲜花簇拥的教师节庆祝,也要在寻常生活的每一天感念。要尊重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作为家长也要换位思考,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心态与老师沟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对老师来说,更欣慰的是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幸福。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责编:褚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