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地估价基础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
考纲范围
1、土地的内涵
2、土地的特征
(1)土地的自然特征
(2)土地的经济特征
(3)土地的产权特征
3、土地的功能
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5、土地实体及特征
考纲要求:掌握:土地的内涵,土地的特征;
熟悉:土地的功能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实体及特征
一、土地的内涵
(一)土地的术语
《土地基本术语》规定,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范围的地段,包含垂直与它上下的生物圈的所有属性,是由近地表气候、地貌、表层地质、水文、土壤、动植物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质系统。土地包括地下层、地表层及地上空间。
(二)土地的定义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土地是综合体。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三)土地概念
土地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土地依其广义、狭义解释程度的不同,可区分为2种:
(1)狭义的土地: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包括土地表面,地表以下及其垂直空间。
(2)广义的土地: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被水覆盖的部分。水覆盖的部分指海洋、江、河、湖泊、池塘等。
二、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经济特性和产权特性。
1、土地的自然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可更新性)
2、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主要包括: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利用方向的多宜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增值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土地利用后果的外溢性)等。
3、土地的产权特性
我国在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构成了比较特殊的产权结构,并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郊区和农村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同所有权分离,通过出让方式获得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进行转让、出租、抵押和继承等。因此,《民法典》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用、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我国土地产权总体上可以分为:土地所有权、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担保物权三大类。其中土地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等。土地担保物权包括土地抵押权等。
(1)土地产权的法定性
(2)土地产权的抵押担保性
(3)土地产权的登记性
(4)土地产权的完整性
(5)土地产权的稳定性、支配性和排他性(土地产权的法定性的延伸)
(6)土地产权的可分割性、转让性。
三、土地的功能
土地功能是土地具有的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的能力。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具体地说,土地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承载功能。
2、生产功能。
3、资源(非生物)功能
4、资产功能
5、景观功能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
2、后备土地资源有限。
3、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
4、农地分布不均匀。
5、森林覆盖率低。
6、土地质量较差。
7、水土资源不平衡。
五、土地实体及特征
(一)土地实体的构成
土地要素是构成土地的各个组成成分,包括近地表气候、地貌、表层地质、水文、土壤、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物质结果。
从土地的内涵来看,土地实体的构成种类包括土壤类别、地质条件、土地基础设施状况及地上物、地下空间、土地污染、土地灾害情况等读个方面。
从估价角度看,土地实体包括地上空间、地表、地下空间、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等。
(二)土壤类型及特征
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形成条件有:1、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流失,2、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3、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所以,土壤组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土壤是物质的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栖息场所,是物质循环的主要环节。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更新资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土壤具有肥力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按其发生过程,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根据作物吸收肥力的难易程度不同,土壤肥力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人工肥力是指通过种植绿肥和施肥等措施所创造的肥力,其中也包括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经济肥力是通过人工劳动中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措施的调节,使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所利用的就是经济肥力。
(三)土地基础设施类型及特征
土地基础设施类型主要包括: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五通一平(通上水、通下水、通电、通路、通讯和场地平整)、七通一平(通上水、通下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燃气和场地平整)。
(四)主要地上定着物类型及特征
地上定着物也称土地定着物、土地附着物、地上附着物。地上定着物是固定于土地并不能移动的有独立实用价值的物。如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道、电视塔、树木、沟渠及地上作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