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郭兵提交了起诉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材料。
澎湃新闻:你判断知网涉嫌市场垄断的依据是什么?
郭兵:《反垄断法》里面,关于垄断行为有三类,第一类是经营者集中,例如巨头合并。第二类是有市场影响的企业,达成一个垄断协议。第三类是后果最为严重的,就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形就是拒绝交易——一旦平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它可以选择客户,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交易,就有可能涉嫌垄断。
那么,我觉得知网就是典型的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交易,因为它只向机构提供服务,不向我们用户个人提供。
这种情况下,我只是推定它涉嫌垄断,需要证据证明它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次才能说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寻找平台垄断的证据,我遇到了很多难题
澎湃新闻:立案后,你是如何寻找证据证明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个过程有什么困难吗?
郭兵:去年10月份遇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决定起诉,但是起诉证据准备非常繁琐,因为起诉反垄断跟一般民事纠纷不太一样,要界定这个平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所涉及到的相关市场范围,我遇到了很多难题。
平时搞学术的都知道,知网基本上是大家离不开的工具,它知名度在那里,至少在学术领域,知网是老大。但这只是一个感觉,怎么拿出证据来?
我当时找了一下文献,包括学术领域的研究资料,发现没有关于知网市场占有率的公开统计报告。很多的行业领域会有专门统计,但是知网所在的文献数据服务领域是找不到的。
我后面就想着找年报,因为年报是公开披露的信息,而且是主动依法公开评估的。无意当中发现,知网所属的母公司同方股份,在2020年报里有一些表达,明显地提到了它在这个领域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等于它间接自认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我想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
接下来,只能找权威的报道或者权威的学者观点。
比方说武汉大学的孙晋老师对知网比较关注,他好几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提出知网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且一些权威的媒体也明确地提出这一点。
这些证据能够间接地形成一个证据链,当然不是直接证据,本来我今年暑假打算统计所有高校的知网使用情况,没想到后面6月份知网发布公告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这些取证就没必要了。
澎湃新闻:像文献数据服务这样的领域,市场监管方面会比较疏忽吗?
郭兵:从目前知网的整个事件过程来看,可能真的被疏忽了,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知网它没有进入反垄断监管的领域。
几年前,很多高校因为过高的价格停止使用知网,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一直存在。我们执法部门对此关注还是有不足,但是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启动对知网的立案调查(注: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称,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我觉得从启动立案调查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很难再说知网不构成市场支配地位。那么有没有构成滥用,要看执法的最终结果。
澎湃新闻:你当时是否有对之前涉及知网的纠纷案件进行调研?关于这些案件你有什么想法?
郭兵:当时我想查有没有高校起诉知网,结果没有看到,反而是知网起诉了很多高校,理由无非就是,高校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来履行协议,没交钱。
当时我就纳闷,知网年年涨价,给学校提供的服务又明显不合理,很多高校是受害群体,但是自己没有维权,反而被知网维权。
澎湃新闻:此前司法实践有出现过以垄断为由起诉知网的案件吗?
郭兵:没有。所以我当时感叹,这么长的时间,竟然高校里面没有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学生对这种情况正式地拿起法律武器。大家可能都是受害者,但是好像没有一个人敢说。一些朋友说我是《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个小孩子,把皇帝没穿衣服说出来了,确实有这样的味道,我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澎湃新闻:2019年,你起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被称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这次起诉知网,被称为“中国知网反垄断第一案”。你曾经提到,这两个案件你本来想走公益诉讼的流程,但最后走了私益诉讼的流程,为什么?
郭兵:因为当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可能个人信息保护属于新的事物,所以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今年《反垄断法》修改后,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起诉知网走私益诉讼,和我当时的研究背景也有关系。
2020年底,我受到一个朋友邀请,让我研究一下平台垄断领域的公益诉讼问题。特别是大的平台,都会涉及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况,比方说最典型的二选一,它是侵害商家、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真正的诉讼在国内其实非常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你个人起诉平台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有垄断行为,举证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像我实务经验也比较充分,自己感觉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更加合理的救济方式应该是公益诉讼,专门的公益诉讼部门代表大部分受害群体来起诉。
我了解到的起诉这些大平台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绝大部分法院最终都没有支持。只有少数胜诉,比如阿里因为二选一被巨额处罚,其实就是因为有很多的商家起诉了阿里,如果是用户自己就会很难。
走私益诉讼,因为我还是想自己亲自经历一下,验证自己之前的理论假设,也就是起诉平台垄断更合理的途径应该是公益诉讼。
走私益诉讼起诉野生动物世界的背景相似。
2019年初,我研究个人信息公益诉讼,因为我觉得要指望个体来对抗那些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组织,基本上很难实现,大家没有诉讼的动力,因为这个权利的影响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我维了权又怎么样?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我能获得什么?因为平台给的赔偿非常有限,而且赔偿还是一个非常低概率的事件。
如果走公益诉讼的话,可能证据方面会更加充分。特别是检察院为代表的公权力,在取证上相对更专业,相关部门也可能会更加配合。
澎湃新闻:2022年3月,你和知网为什么诉前调解失败?立案方面是否有困难?
郭兵:12月份起诉的时候,法院没有处理过这类案件,如果直接让他们业务处理会有很大难度。所以他们专门打电话给我,问可不可以诉前调解。我说可以调解,就一个核心诉求,只要他们答应向个人用户开放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我就可以撤诉。
3月立案之前,我跟知网没有任何直接沟通,他们也没有联系过我,他们都是跟调解员联系的。调解员跟我反馈,说知网称只针对机构提供查重服务,是主管部门的要求。这个说法我非常不认可,我说主管部门如果对你们有要求,为什么对唯普和万方就没有要求?都是中文的文献数据服务,它们也向个人用户提供查重。这个理由明显不成立。
调解员说知网希望继续给他们调解时间,我觉得他们就没有一个态度,我说我不同意继续再调解,法官也觉得从12月到4月时间太久了,最终的法院处理是立案。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件受理通知书。
正是因为有过这个说法,知网6月12日开放向个人用户提供查重,我也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撤诉,因为我觉得它不仅向我撒谎,向法院也撒谎了,主管部门对他们并没有要求。
后来我撤诉,就是因为核心诉求已经实现了,看在法官的工作压力上,我觉得这个案件确实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我接受了法院的建议。
如果大家都沉默,法制进步会慢一些
澎湃新闻:你什么时候知道知网启动了个人查重服务?
郭兵:他们是6月12日凌晨发布的,很多朋友把这个消息转发给我,我才了解到。我还是挺吃惊的,因为知网5月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后来没有明确具体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情况。
6月12日,中国知网向个人提供查重服务的公告。图源 中国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