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大姐让我问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去探望一下外婆?”我很无奈,大姐和姐夫询问过我多次,外婆已经出院两个月,总是不去看看,于理不合呀。
“再等等吧。今天我已经被禁止去服务了。”老婆一脸的幽怨,“我咳嗽了,估计是感冒,老妈知道后,就不让我去帮她擦澡按摩了。”
开着车的我,稍有愕然,瞬即理解:“谨小慎微呀。我记得外婆刚出院那会儿,我正好有点流鼻涕,也是不让我去看她的。好心好意成为了一种对健康的威胁,当时的我,那是相当的不解与郁闷。”
大姐曾多次私下告诉我,她很忐忑,毕竟天天到小区,不去看看已经出院月余的外婆,不合礼仪和规矩。我也是有莫名之火,都是一大家子之人,实在难于理解。“记得嫂子当时也感冒了,好几天都是鼻涕眼泪一大把,咋地岳母就无所谓呢?”
“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住在一起,还能怎么样?”老婆也是点到为止。
我明白,也很理解。角色不同,位置有异,对人生的态度自然不同。以自己的生命立场去认识他人,本身就有着诸多的问题。
“昨天,就你喝酒太少,掖着藏着,所为何来?”第二天,见到姐夫,我嘻嘻哈哈,单刀直入。
“你们朋友们小聚,我只是陪一下,没理由多喝的。”
“可是你应该是在座之中酒量最大的!”我仍然很不服气。
“能喝与要喝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姐夫呵呵一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今天下午,我已经骂了斌哥好多次了。”姗姗来迟的陈老弟一脸的愤懑,“都提前一周约好的事情,竟然说不来就不来了。”
“改天我一定要好好怼一下这个家伙。记得,前天他说一定会到的。”我连声附和,同样怨声载道,“这到底是什么心态呢!”
“都快五十的人了,为人处世还像孩子似的。”小陈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如你所言,既然还在外地,直接把情况告知大家即可,结果非要拖到聚会时间到了,才反复解释,美其名曰,不想因为他影响我们的聚会。”
“大舅哥到底要买什么车呀?”我心虚之极,还是对老婆穷追不舍,毕竟,如果因为买车的事情,我没有给出自己的意见,事后被人“惦记”,是必然的。
“别掺和了。你的朋友在广汽本田,他不一定喜欢那些车型。”老婆也是颇多无奈。
“我最怕的,届时岳母责备我,咋办?说我关键的时候没有去帮一下你哥哥。”说实话,人脉越广,越是诚惶诚恐。
外婆做了头部囊肿穿刺手术,出院后一直在同一小区的小舅家静养,第一个月呆在家里足不出户,第二个月偶尔下楼,全力以赴屏蔽任何可能的细菌*扰,与她而言,也是情理之中。是不是太谨慎了?我当然颇有微词,但仅止于此。生命感知在于她,我不是她,当然不能越俎代庖。
姐夫因为住在朋友小聚的餐厅附近,被我生生拉过来。总以为兄弟聚会,吃吃喝喝,丰富生活而已,岂不知,姐夫只和我熟稔,与我的朋友则是一面之交,有心之举,凭增亲人之虞。
斌哥是老友,也是诤友。从同事到至友,二十多年,隔三差五就会家庭聚会,交往甚密。这次突然放了鸽子,始终没有直接与我通话,更没有提前解释缘由,能拖则拖,如一稚童。
大舅哥,性格直率,生活平和,无欲无求。买车也可,不买也行。只因成功摇号,亲人朋友撺掇呐喊,妈妈承诺承担首付,选车标准从好高骛远到追求实用,仅此而已。
立场的差异,何其之大?
每个人,都在试图影响与改变他人,结果是徒增郁闷与伤痛,碰壁而不悔,受挫则怨生。以自己的图式去解释他人,自然行不通。
一段时间以来,猛然发现,自己心情不咋地,究其根源,是总想以自己忖度他人,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
聚会结束,老婆开车,我抱着二宝坐在后排,看着熟悉的街景,脸颊贴紧孩子温暖的脸庞,突然觉得自己大错特错。原来,正在拥有的,自己从来没有悉心呵护,倍加珍惜,反而习惯于觊觎他方,忽略了怀中的美好!
有时,我们总觉得很多事情理所当然。这个“理”,是私理,是自认之“理”,是缺少了同理心的“理”,然后,就想当然,就自以为是,就开始以己之理度他人之理,甚至还因他人出乎意料的决断而或悲或喜,或怒或乐,岂不怪哉。
剥离私理,尊重他理,遵循天理,才是真正的理所当然。
“灭人欲存天理”,古人诚不我欺。以此思之,时时润泽与砥砺小我,处处尊重与欣赏生命,微笑以对,事皆自然,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