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抛开近些年来开展的教育实验、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局部成效,我们会发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已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但是,从实践层面进行对比,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仍严重缺乏。规训色彩浓厚的教学格调没有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多少余地。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而是为了应付成人的各种要求,他们个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主体性的生成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这种既体现不出教师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也看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更进一步造成了学生人格塑造上的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单调的“标准化”导致固步自封
一些教师将教案视为固定的剧本,自己是演绎剧本的导演和主角,根据这份“剧本”中“剧情”发展的需要,设计几个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作为“点缀”,学生没有主体地位,仅是“课堂表演”中的一个配角。
这种设计的课堂不可能激发学生产生“我要参与”的内在需要,却给学生造成“错觉”——老师需要我参与,否则,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不能完成,这种状况,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导演的“悲剧”呢?课堂应充满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操作、学生的讨论、学生的理解,而不仅是教师独霸讲坛的表演。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并指导学生解释结果的合理性,对不同的结论进行比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主体参与的主流力量。
2.统一的“程式化”导致创新匮乏
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课堂教学比较沉闷,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被束缚,有劲使不上。
事实上,这种一问一答忽略了对知识重点难点的点拨和讲解,达不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要有“艺术的问”,如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要有针对性,提问要有悬念,提问要有梯度,提问要点到为止,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空间等。另一方面,“答问”也并非学生参与的唯一形式,学生可用实践、操作、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参与。
3.纯粹的“功利化”导致压抑人性
公开课上经常可见到这样的情境:在一些较难的综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几个思维较快的学生随口回答,只要有学生说对了,教师便重复一遍,接着便在黑板或投影上亮出正确的答案就算过了,……,这样便认为一堂课顺利完成了。
这种仅以结果为标准的教学,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给他们留下的只是消极的体验,甚至有的学生从此不再喜欢学习,甚至产生一进教室就头疼的毛病。事实上,教的策略千变万化,它必须通过学的策略体现效果。教师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内在需要设计、实施、评价教学,使参与的视野从教师或少量英语生的参与为主转向极大多数英语生的参与。
二、三习, 三案, 三导的基本内涵和构建模式
(一)三习, 三案, 三导的含义
“三习”是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练习。以预习案、导学案、检测案为载体,即利用预习案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以预习为起点,运用导学案进行研习,再利用检测案让学生练习,进行知识的应用、迁移和拓展及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思维的训练和深化。
“三案”是指预习案,导学案和检测案。
“预习案”是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方向性指导,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预习的有效性,又是学生在课堂教学 前自主学习的结果呈现,为教师修改导学案提供了重要依据。预习案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预习的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紧扣二个维度:预习目标定位、预习内容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素材设计一些问题、活动、情景等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互相帮助,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的工具,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和“路线图”。
“检测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练习。练习的设计应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有表入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导”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和辅导。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方向性指导,以便学生有效地根据预习案进行预习。引导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活动安排和问题设置,给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提供平台及穿针引线。辅导是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二)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突出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的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在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三种工具,三级筛选“三习三案三导”教学模式,即以预习案、导学案、检测案为学习工具,通过预习、研习、练习三级对学习知识进行逐级筛选,教师予以相应的指导、引导、辅导。模式图如下:
三、研究的内容
(一)课前预习:优化指导,构建科学的预习案体系
钱三强教授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 预习是自己能动地接触新知、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这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旦形成,就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初中学生的预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我们的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预习的方向性指导,保障学生预习的有效性,这一过程依靠预习案来呈现,让学生按预习案上的步骤进行预习,所以预习案设计的好不好直接决定者预习的效果。
1.预习案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新目标七年级,每个单元的话题都是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对这些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都很好,为了有效地加强预习的效果,在设计预习案时,从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让学生多动手,多做调查,通过涂涂画画等手段,激发他们对于作业的趣味性。
【案例1】我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时,此单元虽然是让学生谈论物体的位置关系,但因为单词较多,让学生掌握起来有点难度,所以在第一课时结束后,笔者给出了学生以下的预习案:请你给家里的家庭物品、学习用品(包括Unit2和Unit4)用英语贴上标签,而且为了达到美观,还要求在标签上作些装饰。
【反思】在七年级起始阶段给学生设计的预习案,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感受美的熏陶,也可以帮助他们记住单词。
【案例2】让学生在第二课时的预习案布置中,设计自己的理想房间,用图画画出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用英语把理想中的房间描写出来。由于是让学生设计理想中的房间,学生操作起来很容易,创作的图画也很有新意,学生很有成就感。
【反思】当然,对于初中学生,在设计预习案时,不仅是涂涂画画,也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信息,如有关中国和西方的节日,可以布置一些调查型的预习案,比如学日期之前,让学生去调查家里人、班级里的同学的生日,学了有关交通工具,让他们去调查全校同学是如何到校的等等。
2.预习案的阶梯性和层次性
教师在设计预习案时不仅要考虑共性,也应兼顾到学生的个性,使预习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预习案要面向全体,由浅入深,如果题目要求都较高,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题目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能获得经过自主学习之后的成就感。预习案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分成a、b、c三个类别。其中,a类预习案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c类预习案侧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b类预习案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不同层次和梯度的作业。
【案例3】如我在设计七下Unit10 Section A的预习案时,分层以下三类:
1)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提出完成a类的要求:听磁带读生词,划出对话和课文中的生词,写出中文意思;找出would like 句型在对话中所在的句子,并进行朗读理解;
2)对中等生完成b类作业:在完成a类要求的基础上,完成以下预习案:
单项选择:
①—Would you like some orange juice, Linda ? —________. It’s my favorite.
A. Yes , please . B. No , thanks . C . Yes, I do. D. No, I’m not thirsty .
②—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 Tom ? — Sure, ___________. I like shopping very much.
A. I would B. I’d love to C . I will go D. thanks
按要求完成句子:
I’d like some soup.
① _____ _____ you like? (对some soup提问)
② _____ you _____ _____ soup?(改为一般疑问句)
③ I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soup. (改为否定句)
3)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c类作业:在完成b类作业的基础上,完成有关订餐点餐的补全对话和阅读题,并能用Section A的三个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 编写自己的对话。
【反思】这样布置预习案出发点是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一类学生的求知*得到了满足,保证了二类学生的基本训练,也照顾了三类学生能力低的弱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自觉性、积极性。
3.预习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由于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预习案设计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针对教材中Reading部分的教学内容,本人设计了任务型阅读预习案,利用表格、问题等让学生查找相关信息点,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⑴ 表格式
根据课文的特点,把预习要求设计成表格,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边读边填写,达到预期的预习目的,引导学生如何理解课文。
【案例4】在教学《Go For It》八下Unit 9 Reading部分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时,设计了如下表格,侧重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⑵ 问题式
根据新授课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熟悉了教材的内容,提前感知教材中的重点。
4.预习案的开放性和启发性
英语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还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而预习案中设计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努力改变学生总停留在“学习性阅读”上的局面,培养他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提出新见解、作出新答案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案例5】下面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 1 Section A 3a 短文教学的预习案为例:
此单元的话题是Talk about how to study, 而这一课时的重点内容是How do you learn best? 要求学生善于借鉴他人的优点及不同的学习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因此我在教学短文前设计了以下问题:
1.What things are difficult for you to learn English?
Eg: I can’t …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
I don’t know how to….
2. 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well?
3.Can you talk about the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反思】先让学生把在实际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表达出来,然后思考学习英语的多种方式,通过学生这一思维的感知过程再借鉴课文中他人学习英语的优良方式,指导学生面对英语学习的挑战或困难不畏惧,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领悟了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又操练了本节课的重点语言点by doing以及动名词作主语的用法。
在设计预习案时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探究并描述发现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预习案中,除了完成基础的练习之外,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预习任务,运用各种资源和学习方式,比如小组合作方式,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表达自己独特见解,创造性地输出语言,从而达到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目的。
5.预习案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⑴ 听一听,填一填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选用一些英语歌曲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和听力训练,英语歌曲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当然听歌并不是单纯地放歌给学生听,听歌之前教师先可以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可以将歌词编成填空练习,让学生填空,学生听完之后再核对,也可以再次放录音叫学生进行自我校对。英语歌曲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点:歌曲所传递的信息应易于理解;歌曲的词句应非常清晰,能够适合进行语言训练;歌曲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水平或满足待定的教学目标;所选的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励志歌曲。
【案例6】《Go For It》九年级Unit7 Reading 《I’d love to sail across the Pacific》是一篇关于青少年需要有梦想的文章,我在教学之前,播放了一首英语歌曲《My Future’s Not a Dream》,听后要求学生填写部分歌词,既跟课文的内容,单词联系了起来,又起到了教育励志的教育作用。
My Future’s Not a Dream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after ________ school?
Would you love to travel to the moon?
What do you hope to ________ in the future?
Do you dream of becoming famous?
I’d love to_____ _______ the Pacific Ocean.
I hope to find a good job.
I’m _______ _______ work hard, to _______my dream.
I know that
My________ not a dream.
I’m working hard _____ _____ ________.
My future’s not a dream,
My heart’s beating with _______.
Beating with _______.
【反思】听唱英语歌曲为学生建立起了无意识的心里倾向,调动其高度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发挥了其潜在的能量,为学生轻松接收课文知识奠定了基础。除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教师适当选用一些英语歌曲寓教于乐以外,在寒暑假期间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并指导学生做好适当的笔记,让学生在欣赏生动画面的同时,感受地道流利的英语,不知不觉中他们自己也就能够跟着说起来,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因此大大地激发,让学生将学习英语当作乐趣和自我充实的手段,最终使自己成为终身的英语学习者。
(2)访一访,说一说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采访活动,使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调查期间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新能力。
【案例7】 如在教学《Go For It》九年级英语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Section A(1a-2c)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采访活动。通过参访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了解他们学英语的目的,并把了解到的信息填入到下列表格中,然后把所有采访到的信息整合成一篇小短文。
【反思】通过采访、整合汇报活动,学生将所有的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增进相互了解,在交流中深化学习。
(3)演一演,赛一赛
初中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可以把书本中的知识搬到生活中来,让学生模仿课本准交际情景,开展学生剧场,这种活动形式最受学生的欢迎。其实在课堂40分钟教学中教师也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但是鉴于时间、场地的限制,有时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因此利用利用课外时间,挖掘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脚本。英语表演可以是学生根据剧本编排、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依据所学知识编写剧本。学生在这项作业中自己设计台词、表情、动作、道具等,配上动听的音乐,让每个小演员发挥想象力,赋予每个角色新的生命力。结合学生好胜性强的特点,各小组之间可以开展表演竞赛打分活动,以进一步激发表演的热情。
【案例8】如《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的标题就是本单元的话题,因此在教学Section A之前,为了让学生体验这一问答,我设计了一个情景:一个学生充当电台记者,采访飞碟到达和起飞时,他们都在干什么。
【反思】这种模拟体验,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让学生在此体验中大胆发文,在整个节目的演练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创设一定情景可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积极主动的学习,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读一读,析一析
朗读能力是初中生学英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也是说好英语的前提。生情并茂地朗读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并能使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培养,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笔者每天都要布置朗读的预习作业,朗读的内容包括当天要教学的短文或每单元的阅读文章,也可以是课外的美文欣赏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在要求学生阅读课外美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做好摘抄作业。摘抄的内容为自己所读的课外美文中的精彩语句、语段或文章,后面附上自己的点评,点评的内容可以是摘抄的理由,也可以是自己的阅读体会,还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案例9】以下是一位初三学生做的摘抄记录。
HOW TO GET Happines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happiness is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in the world. Without it, life will be empty and meaningless. If you wish to know how to get happiness, 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First, health is the secret of happiness (the key to happiness). Only a strong man can enjoy the pleasure of life.
Secondly, happiness consists in contentment. A man who is dissatisfied with his present condition is always in distress.
1.生词短语注释:precious,adj. 宝贵的,珍贵的
contentment n. 满足,满意,知足,心满意足
Happiness consists in contentment. 知足常乐。
2. 喜欢句型赏析:There is no doubt that… 毫无疑问….
Health is the secret of happiness. 健康是幸福的秘密。
Without it, life will be empty and meaningless.
没有健康,生活将变得空虚,毫无意义。
【反思】学生摘抄的美文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阅读水平,生词太多、学生不能理解的文章不适合用来摘抄。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单词的准确发音后大声地朗诵英语文章或英语句子,直至能够脱口而出,变为自己的句子。
(二)课中研习:深入引导,发掘有效的导学案资源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可以依托“导学案”进行教学,“导学案”目的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使学生从“学会”逐渐发展到“会学”;使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提问质疑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实现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领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转变;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到实处,始终把“有效”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努力的方向。
1.紧扣学生的注意力导学----动态生成
由于一节课学生有效注意的时间有限,教师需要适时地变换教学方式,通过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来吸引他们踊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学方式的变换不仅包括教师自身语速、重音、节奏的变化,还包括了组织形式的变化,如全班活动、半班活动、对子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的交替进行,同时也包括了教学手段的变化,如穿插采取图片、歌曲、实物、故事、游戏等方式来提高参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方式】借助词汇条和图片进行阅读课的词汇处理。
【目的】让学生的思维在互动中进行碰撞,领悟到词汇的意义。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获取知识。
【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踊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注意点】 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
2.寻找学生的生活点导学----借题发挥
现代外语教育家张士一先生曾指出:“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汲取语言,因为语言是人对于环境的一种反映。”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方面来安排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能力。
【方式】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操作,教师巡视。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倾听、归纳成员的发言点并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随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小组进行指导,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掌握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参与。
【注意点】
⑴ 小组活动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环境等实际情况,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和爱好出发,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进去。
⑵ 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
3.巧借学生的错误点导学----因势利导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在课堂教学中要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巧借学生错误点,因势利导。在学习中,学生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问题,改正错误,才能真正把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个人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巧妙点拨,激起学生的探究心里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认知和发展。
【方式】学生找错误;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理由;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目的】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指出错误,分析错误,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更正,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
【注意点】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明确: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
(2)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期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提讲题,只找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求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4.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导学----投石生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东西不仅不会视其为负担,反而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并能克服困难。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兴奋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兴趣的培养与巩固对于提高学习的效率至关重要。如何在导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抓住“兴趣点”展开教学,教师要找准一个最佳切入点,引发“静水投石”的中心辐射效应,使“兴趣点”的挖掘和利用真正能起到点燃课堂生成的“火花”,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方式】制作恰当的PPT或下载合适的视频辅助课堂教学,进行任务驱动。
【目的】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阅读课件内容,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走弯路、上岔道。
【注意点】自主学习指导要层次分明,做到二明确:
(1)明确学习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主学习前都必须写清楚自主学习的内容或范围。
(2)明确自主学习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三)课后检测案:多元评价,设计精致的检测案内容
在新知学完后,学生对新知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进而形成技能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握重点、设计份量适中,层次分明,且螺旋式上升的巩固练习。这类练习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在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反馈调节,并力争于课内补偿欠缺,纠正偏差。因此,教师要尽量当堂面批练习,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以采用竞赛、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课堂巩固性练习要强调整合性、专题性。设计练习时要兼顾以下几点:
a、强调课堂当堂将所学内容巩固,人人参与,完整地体验,促进内化。
b、强调不断提升思维。检测按的内容要有的放矢、分层递进。
c、强调练习过程中要不断获得教师、同学的帮助。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对英语薄弱学生在讲练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帮助。
1.练习的设计
(1)设计“合作型”作业,学生“与人同乐”学知识。
新课标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基础阶段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包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因此设计合作式的作业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案例10】《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上完了Section A (2e-3c)后,我设计一个任务:This weekend you are going to Shanghai Oriental Pearl Tower(东方明珠塔). Discuss in groups(讨论课堂完成)。 Then write an article and tell how you get there(每个四人小组完成一篇)。 这是其中的一份作业:
This weekend we are going to Shanghai Oriental Pearl Tower. First, we are taking the NO.15 bus to the bus station. Then we are taking the bus to Xiaos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Next, we are taking the plane to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And then we are walking to the subway station. At last, we are taking the subway to Shanghai Oriental Pearl Tower. What a great vacation plan! We can’t wait.
【分析】学生刚刚谈论了是怎样来学校的,父母亲是怎样去上班的,谈到的交通工具无外乎bike, bus, car, taxi, 没有机会用到plane, train, subway。笔者适时地设计语境,安排了一个这个合作性作业---谈谈周末你和你的朋友将以怎样的方式去东方明珠塔,帮学生激活了思维,并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合作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价值。也能引导学生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有了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才可以被激发出来,实践能力才可以表现出来。
(2)设计“探究式”作业,学生“回味体验”求知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式作业正好符合这种需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文本,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笔者在语法教学中会经常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讨论、归纳最好过渡到运用。
【案例11】在课堂上学习了some, any 基本用法后,抛出另外几个句子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讨论去发现some, any的更多的用法。句子如下:
①You can ask me any questions.
② I have read it in some book before.
③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tea?
④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 vacation plans?
【分析】这些句子一下激起了学生的探究*,some, any 除了基本用法还有其它的用法,学生纷纷查字典并展开了激烈得讨论,从一开始一头雾水到最后的笑逐颜开,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在激趣、合作、探究中求乐,“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就不难实现了。
(3)设计“分层式”作业,学生“多姿多彩”固知识。
不同学生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体现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层次化,实现学生作业“超市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时间量和难易程度的作业,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
【案例12】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as he born? 结束之后,布置了一项写作的作业,将作文“Write an article about Deng Yaping”,分层设计为:
C类作业(★):根据以下内容写一段描述邓亚萍的短文,所给动词的过去式全部写上,使困难生增加学习信心)。
Name: Deng Yaping
Date of birth: June 2nd, 1973
1978: Started to play table tennis
1983: Joined the Henan table tennis team
1988: Joined the national table tennis team
1997: Went to Tsinghua University, majored in English and management
1993-1998: Became the number one women's single player in the ITTF
B类作业(★★):根据以上内容写一段描述邓亚萍的短文,所给动词的过去式没有写出(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动词过去式的拼写)
A类作业(★★★):以The person I admire为题写一段短文。要求学生收集材料,简写出他们的生平,突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经历(使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是其中一个学生完成的A类作业:
Obama is a great American president. He was born in 1961 in Hawaii. At the age of 23 he graduated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In 1991 he finished Harvard Law School. Then he became a well-known lawyer. In November 2004, Obama became a Senator (参议员). On February 10, 2007, Obama took part in the 2008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选举). On the 5th of November, 2008, he became the first African-American president in the 233-year history.
【分析】事实上A类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很多帮助,很多生词因为学生需要笔者都会提供给学生,学生觉得这些生词很有意思,记得特别牢。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标。实践证明,由浅人深、由易到难,设计层次性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更好发展,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而且各层次学生都获得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检测案的讲评: 作业评价讲“人本”,使每个学生“想”做
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老师切忌对学生的作业简单判断、定性,因为处于“第二断乳期”的初中生心理脆弱,容易叛逆,简单,甚至不公正的评价会导致他们应付作业,放弃作业。因此,笔者经常采用一些的人性化的手法来评价学生的英语作业,激发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鼓励式的评价方式、语言区别不会太大,笔者主要从批改方法上作了一些摸索:
1. 学生“内省式”自批
为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把批改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使批改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自我探究的过程。比如单词、词组的听写,短文的默写,这此作业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自己去反省和感悟。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逐步地由被动、消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
2. 学生“鉴他式”互批
作文的第一次作文批改让同桌同学互批,小组同学交叉批改。在互批作业中,学生都很认真负责,以批改者的身份逼着自己去反复思考,认真检查。 用自己的思想去评价别人的作业,用别人的作业来反思自己的作业。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笔者常用同桌同学互批作业,小组同学交叉批改、一份作业多人批改等方法,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并打分,然后作简单评析。这也是反思性学习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层面。
3. 师生“典型式”共批
师生共批,就是师生在课堂上对作业共同进行分析和评判,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代表性的典型错误,最后教师给予总结。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采用实物投影的方法批改、评价学生的作业,特别是作文第二次批改。第二次作文批改过程中笔者会留取典型的作业,按作业字迹清楚状况、上中下水平情况、典型错误分类等方法选取。一方面强调了书写美观的重要性,至于典型错误分析,更像是一面镜子,使学生对错题的理解更到位、印象更深刻,使学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4. 师生“亲情式”面批
笔者经常运用与学生面对面个别进行批改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出每类学生的优缺点,对于他们的发展会更有指导性。对于基础较差学生的作业,教师要特别处理,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而传统的批改方式,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缺乏交流。特别是一个红红的叉,伤害的是师生感情,挫伤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亲情式”面批,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有利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增加了师生的情感。尽管费时,累人但效果不错。
五、研究的成效
1.改变了深层的课堂教学结构
虽然课改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程序基本上还是遵循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以教师的“教”为主,以教材为中心。而“三案三导三习”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是截然不同的。走进教室,能感受到传统课堂秩序被打破后的震撼,整个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课堂教学的氛围完全变了,学生前所未有地活跃与紧张。教学由以“教”为主线转变为以“学”为主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2.促进了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缺少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三案三导三习”教学模式恰恰以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为基础。比如:“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增加了小组合作这一环节,“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则凝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
3.解决了学生注意力集中问题
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当堂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全神贯注地学习,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之下,教师讲得过多,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4.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
在“三案三导三习”教学模式下,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汇过来反复看,可以请教旁边的学生,在当堂训练中,有时有做错的地方,可以得到及时的个别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
5.解决了学生间的差异性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和当堂训练,具有很大的个性化学习成分。各人自学,各人当堂训练,速度有不同,难点有不同,思维方式有不同,各学各的,各做各的。学生差异性不会影响,不会存在差的吃不掉,好的吃不饱的情况。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