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迎得百花开
周广兵
追光就要努力成为一束光
2011年12月我退伍了,夜里的四五点钟,背着简单的行囊从黄垓下了高速一路走到了周河口。
这一路我想了很多,关于退伍后该去哪里,做些什么?此刻就像此时还没有一点光亮,总能打击到内心的坚强。麦子也经历着严寒,等待着太阳能够早点起来,温暖全身以及冰冷的大地。 周河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从军的两年,我没有一天不盼着能够早点回来,看看久违的家乡和家长里短的父老乡亲,听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村庄就像一个恋人一样,给你无穷的想念,越是熟悉越觉得神秘,越是神秘越愈发想念,可是真到了家里,又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冬天的风像刀子一样,总能刺痛最柔软的地方,清醒的让人疼到麻木,我知道就算是最漆黑的夜空,一样有星星在看不见的远方发着光,在地球的另一端,太阳一样照耀着。
回到家后的几天,听着家乡的方言和亲戚里道的交谈,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变得很疏远。母亲拿出来我写诗歌获奖赢来的一件背心,我坐在椅子上看了整整的一下午。
在母亲的世界里,孩子娶妻生子在农村是头等大事。尤其是我,年龄也到了这个年纪。但是不甘的心却驱使着自己要做点什么事情,从高中就喜欢文学创作,“文学梦”总在没有人的时候作祟,去挣脱世俗的樊篱,去渴求内心的自由。
“妈,给我五年的时间,如果我写不出成绩来,我以后都听你的。”这是我在年后去北京的时候,给母亲立下的誓言。
雪从天而降飘飘洒洒,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落地生花;从南到北的梦想,也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扎根发芽?总要有追梦的勇气吧,总要拼一次的趁着还年轻。
在北京的前些年,很像我刚当兵的时候,我当过保安、干过搬运工、做过记者。我用第一次的工资买了一个二手电脑;我第一次开始写歌词并出了歌曲小样;我第一次睡在地下室,感觉有点压抑;我第一次写的歌曲获奖;我第一次出版自己的诗集;我第一次举办自己的作品演唱会、、、、 虽然很苦很累甚至很单调,但是内心却总是很知足。
其实从写诗到写词,并不是很容易的。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我翻阅了大量的歌词创作书籍,听了很多的音乐作品,甚至2012年3月我辞掉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辞掉了工作也就没有了收入,为了节约生活成本,我租了一个八平米的隔断房、一台二手电脑、一张木床成了我战斗的阵地。“如果饿死了,说明自己没有天赋,不适合走这条路,当兵的连死都不怕,会怕这些。”我曾多次和自己说这样的话。
从川藏线上归来,“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三不倒”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早已经融入血脉。我认为两年的军旅生涯虽然短暂,却给了我无穷的宝贵财富。
从怀着对英雄的崇拜参军入伍到抗洪抢险被人们称作英雄;从放荡不羁的社会青年到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解放军战士;飞跃在海拔三千米的川藏线上,见惯了与生死搏击的场面,经历了战天斗地的雪域高原。社会上的苦对于军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尤其是我这样大学没有毕业,从来不相信“天才论”的我。勤能补拙,别人写一百首,我就写一万首,总有一首能写好吧!
从三顿饭到两顿饭、从两顿饭到一顿饭,随之而来的是从一首词到一百首词,从一首歌到上百首歌。自律成了我坚持下来最有力的武器,每天我都会规定自己听多少作品,写多少词,然后再吃饭睡觉。也是这样逼迫自己,终于了有了收获。
2013年创作的《当兵就是那么帅》被评为全军战斗精神歌曲下发全军;2014年创作的《鱼骨梳》获得首届咪咕大赛创作一等奖;2017年创作的《家风代代传》登上了2018年央视戏曲春晚,《向党看齐》传唱全国;2018年创作的《决战》被中国军网作为全军开训主题歌,被中央网信办评为“百部网络正能量音视频”、、、、、、
“军人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时刻准备着”这些似乎是军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总能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在自己准备充足的情况下。
也是2018年4月的一天,我接到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某单位的一个电话,要我写一首关于军人的歌曲。而后他们推出了我创作的《军人的样子》《守望》《记得》《我把青春铸界碑》等。
其实写军歌,是我单纯的一种情怀,并没有什么收益。这是我退伍后在调研了网上的音乐作品之后,专门做了总结。大家都在写流行、写一些网络歌曲盈利。军歌的产量很低,作为曾经军人的我觉得有使命去做这一块。在写军歌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我创作的军歌竟然能够成为我的标签,很多作品不仅获奖,而且还在军内外广泛传唱。
也是在2018年,我鼓足了勇气推开了通州区双拥办的大门,将自己的创作列表拿给领导们看。 “这些都是你写的,写那么多,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做一次自己的作品演唱会,给自己做一个总结。” 也是这一次勇敢的推门,成就了我的军歌演唱会。说实话,在推门之前我挺忐忑的,毕竟我谁也不认识也不熟悉,而且自己仅仅是一个幕后的创作者,没有太多的知名度。
在创作的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可现实的世界里要懂得人情世故。但是我似乎错了,这次的演唱会和后来的《冬奥组歌》竟然如出一辙。我写好了策划书交给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活动部,竟然他们也支持了我。
其实在我的心里,只要我努力了就够了,只要写了就值得了。本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去创作的,但是却远远大于了我的期盼。
我感谢他们,感谢这个时代。给予了平凡人一个平台,一次机会。在追光的路上,去努力成为一束光;在追梦的路上,去拼命做那一个遥远的梦。
为英雄铸一座音乐的丰碑
为了能够持续的创作军歌和将英雄的故事讲述下去,我发起成立了“中国V光”公益创作团队和小兵子(公益)艺术团。 熠熠生辉,微光成炬。我喜欢*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个人都很平凡,都会发出微小的光芒,聚合在一起就成为了大能量。这也是我成立“中国V光”的初衷。
从《抗洪三部曲》到为共和国功勋创作的《稻子熟了》《守望》《记得》《冲锋的姿态》《共和国丰碑》;从《小康组歌》到《冬奥组歌》,无一不是在全体成员的支持下创作出来的。
“英雄”不是简单的一个词汇,而是一种信念。在万家灯火团圆的门前总有一个在远方发光的人;在万里河山锦绣的宏图上也总有一座座凡胎肉身的界碑。他们没有明星般声名显赫;没有富豪们挥金如土;他们或是两袖清风、或是籍籍无名、或是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坐着、或是在稻田里卷起了裤腿、或是在沙漠戈壁里隐姓埋名、、、、、、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 英雄在我心里的比重是很强烈的。2008年因为汶川大地震,我看到了解放军战士冲锋在第一线;2009年我冲锋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2016年我为抗洪的战友们创作《抗洪三部曲》;2018年我为守岛英雄王继才夫妇创作《守望》、为空天英雄创作《过了命的兄弟》;2019年我为共和国功勋张富清创作《记得》、为全军英模画像林俊德创作《冲锋的姿态》、为核司令程开甲创作《我的名字叫马兰》、为戍边英雄创作《我把青春铸界碑》;2020年为抗疫英雄们创作《祖国我是你的一颗星》、为抗美援朝英雄创作《共和国丰碑》;2021年为陈望道创作《信仰的味道》、为扶贫战线上的黄文秀创作《天下公仆》、、、、、、
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每一次的感悟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英雄的敬重。“我要把拼了命守护我们的英雄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铸一座音乐的丰碑。”我曾无数次感动于那些深藏功名而隐居茫茫人海的他们;我曾无数次落泪于那些生死无惧而横刀立马在浮躁人世间的他们;我曾无数次仰视那些名利如烟云而坚守信仰为人民立命为盛世开太平的他们;我曾无数次游走于他们直面孤独寂寞、决裂社会诱惑的世界里而不能自拔、、、、、、
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歌舞升平;正是由于他们的大爱和辽阔的胸怀,才有了如今的国富民强立于世界中央。平凡是生活,不平凡是生命,是他们追求生命的极致意义。
文明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正是他们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发着光,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一路唱着歌。
“一花迎得百花开,光耀山河花成海”。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生行为世范;是他们通过自己的生命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他们或是农民、或是工人、或是学生、或是军人、或是快递小哥、、、、、、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在感染着我们、感动着中国!
情怀或许在社会上“一文不值”,但是给人的精神力量却是永质不变的。他能激励一个人做一件事一辈子;他能让人在最低谷时昂起头去迎接明天的太阳;他能让一个普通的人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由无数人去传承和丰富的。
正因如此,我想到了孩子。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从小就将这种观念和信念播下去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志气、有底气、有勇气。
用那一眼纯粹的爱去爱英雄所惦念的人间烟火;用那一生清澈的爱去爱英雄所守护的万里山河。
“我听从祖国的召唤,我们听从祖国的召唤”,我想这句话一定会震撼每一个灵魂,揪出每一个人的心里话。
一条“心路”默许一生
转眼退伍了十四年,也写了十四年。每一次回家,地里的庄稼依然一茬又一茬;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很执拗也很简单,很单纯也很淡定,很简单的事干一辈子就会不简单。其实哪一个人的一生不是在无限的循环,做的哪一件事又不是不断重复。
或许少看了一些风花雪月,少醉了一些灯红酒绿,少打听了一些流言蜚语。就像麦子一样在别人看来总是那样的单调无趣,从不言不语,直到麦穗金黄。
“总有一些事需要人来做,也总要一些人来做一些事。”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我曾无数次告诫自己。
曾几何时也有人说我傻,固执;曾几何时也自卑于别人的衣着光鲜;曾几何时也恍惚于冷嘲热讽;曾几何时也默默承受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曾几何时也在寒夜里一笑了之。
我想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从未迷失自己。不因别人的辉煌与功利而动摇;不因自己的渺小和无助而堕落。何为成功?不停的战胜自己,不必刻意的去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只要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价值有意义就是成功。
或许不会名利双收,甚至会一贫如洗;或许不会高官厚禄,甚至会四处碰壁。人生就是一种历练,一种旅程,只有不断的经历,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
命运的捉弄是自我安慰,阿谀奉承是我自我陶醉,苍天不公是自我麻痹,唯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在艺术的路上,我觉得首先要放低自己。第一次放低自己的身份,无非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职业;第二放低自己的姿态,首先要做一个记录者,去俯下身了解时代所发生的事情。我将艺术创作作为自己的事业,从来没有当做业余爱好。
莫笑农人酸和甜,躬身方知是苦甜,衣着雪花不是美,光脚走地量冷暖。去最底层倾听人们的心声,去最基层了解官兵的喜爱,去掉所有的虚荣感知每个人的酸甜苦辣、喜怒悲欢。融于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去刻画这个时代的人,为他们雕塑为他们歌唱。我想每一个大艺术家都是在记录他所在的时代,如屈原、杜甫等等。
他们通过艺术作品搭建了一条和人民的“心路”,就像我最近创作的《荣耀中国》这个作品。每个人都爱着自己的祖国,他们或许平凡,但都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做着自己的贡献。为祖国做贡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职业有所不同,分工不同而已。每个人平凡中皆荣耀,正如田间的一束麦穗和城市里的装饰的一束花,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
尽管可能会有人持不同的意见,就像明星和农民不一样一样。但我是农民的儿子,他们养活着偌大的中国,“农民”这个身份其实应该高大上的。为军人而歌,我就是本着这样的骨气创作的。去修理每一个田垄,年复一年,去坚持做一件事,然后一辈子。
就像我当初回家的那条路,太阳真的会在明天升起,而太阳真的在奉献着自己的每一束光、每一份热,哪怕你在深夜里,也能感受到她的温暖。
在她经过的路旁,庄稼一茬一茬,花也年复一年的盛开。而最先开的花一定是酝酿了一个寒冬,“一花迎得百花开,光耀山河花成海、、、、、、”。
在这条路,我会走一辈子,我默默的发誓。 (2024,5,13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