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唐】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大海辽阔浩渺好像到不了尽头,那怎么又能知道大海以东是什么样的地方。
九州以外哪里最远呢?相隔万里的日本就像远在天上一样。
你要在茫茫的大海上回到自己的国家,就要一直向着日出的方向。你要让归帆顺利带你回家,就得等待信风帮忙。
天黑,是海里的大海龟翻身把天都遮黑了;天亮,是海里的大鱼眼睛里的红光映亮了天际和波浪。
从此你将在扶桑外的乡野树木前独自远眺;从此你将作为孤岛中的主人孤单思念。
我们分别之后就要天各一方,怎么才能够音信互通呢?
天宝十二载(753年),以藤原清河为大使的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访华,并迎接鉴真和尚赴日传授佛法。十月,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陪同到扬州延光寺礼拜鉴真和尚,后即随同乘船返日探亲。临行前,王维等人作诗赠别。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生难得相见欢,可惜终须离别。当船儿像一片叶子离开大树似的慢慢飘离岸边,船头的李白突然听见,岸上传来朋友汪伦踏歌送行的声音,而昨晚和汪伦把酒言欢的情景也一一浮现眼前……
就算桃花潭水真的有一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
此诗是李白在泾县(今隶属于安徽宣城市)桃花潭游玩时写给朋友汪伦的留别诗。诗中的汪伦有说是诗人游历时认识的一个普通村民,又有说他是李白、王维关系很好的朋友,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县令,后任满辞官,居桃花潭。此诗或为那时李白到访后所作。格调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感情朴素真挚。这是李白流传最广的诗作之一。
灞陵行送别
【唐】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送你送到灞陵亭,离情如灞水浩荡奔流不息。
抬头见无花古树发人思古幽情,低头见萋萋春草催人,离情顿生。
我向当地的秦人问路,他们说这就是当年王粲南下时走的古道。
沿着古道可以一直走到都城长安,可惜那里辉煌的落日和紫色的宫殿已经被乌云遮蔽。
正是离人夕阳断肠时,忽然传来骊歌声声,恨不能把耳朵像关门一样关紧,不听见也许就不会更伤心。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诗中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着作者对政局的忧虑。全诗运用灞水、紫阙、古树、春草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荡的景象,也透露出一种世事浩渺的意味。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眼看着离那杯大醉而别的送行酒越来越近了,我们的足迹也遍及周边的池苑楼台,多想与你一起看尽天下纷繁秀美的风物山川。
什么时候能在石门山前的路上再相见,沐天,席地,上银盘,开金樽,那样的欢喜值得盛宴以待、开怀痛饮。
看熠熠秋光落在波光粼粼的泗水河上,看璨璨海色映亮徂徕山黛色的草木山岚。
我们都如飞蓬一般,终将各自飘零,不知朝夕,难料西东。不如就此一醉,将手中酒杯喝空,暂留住眼前片刻欢愉。
此诗约写于745年的秋天。是李白为杜甫写的送别诗。此诗以“醉别”为开始,以杯尽为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诗中的山水隽美秀丽,生活气息浓厚,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