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晚报】
“非常可惜,才60岁,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完全萎缩了。这给本人和家属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老年精神科九病区的刘军主治医师和记者说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尚女士的病例。他希望借尚女士的案例提醒市民要高度重视阿尔茨海默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全病程管理。
从“丢三落四”到没法控制大小便
“刘医生,我妈妈才60岁,不会老年痴呆吧。可是她现在的样子,很像老年痴呆啊。”前阵子,尚女士的家属找到了刘军,愁容满面。经过详细的问诊,刘军理解了家属为什么如此发愁。
尚女士今年刚60岁,可是,“疑似老年痴呆”的症状却已经足足有7年了。一开始,尚女士只是表现得记性比较差。比如,经常丢三落四,忘记东西放哪里了。后来,发展到情绪也越来越差,时常无故吵闹,把家里人折腾得不行。
这次就诊前,她已经不认识家里人,生活不能自理,没办法进食、行走,没办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而且,大小便也不能自己控制。这让照顾她的家人身心俱疲,看不到希望。
发病年龄如此早的痴呆患者,引起了刘军所在科室的重视。将尚女士收治入院后,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院很快安排尚女士开展了大脑相关3.0T核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尚女士的大脑萎缩、白质变性已经十分明显。最为严重的是,关于记忆的海马体也已经完全萎缩,海马体萎缩等级达到了最高等级4分,几乎完全消失。据介绍,在绝大多数高龄的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患者中,该项评分一般在2分左右。
尚女士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并非老年人“专利”
随着检查的完善,针对尚女士的治疗方案也在逐步调整。刘军认为,从病情看,已经基本无法改善其记忆功能,因此将重心放在治疗尚女士的情绪问题以及行为管理上。这一治疗思路也得到了家属的认可。比如,通过调整改善情绪、控制躁动不安的精神科药物来治疗情绪问题。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经常鼓励她参加病区里的团体活动,从而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经过治疗,尚女士有了明显好转,已经出院。家属感激地说:“痴呆的进展无法逆转,这是没办法的事。至少现在比刚住院时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会大吵大闹,每天基本能按时大小便。出院这几天,很少弄得家里一片狼藉,家里人照顾起来也轻松多了。”
刘军介绍,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并不陌生,不过一般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这是个误区。虽然该病通常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但也有少数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65岁之前就开始出现症状。据统计,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占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约5%。
刘军告诉记者,从临床看,和老年发病型相比,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进展往往更快,症状更为严重,整体的预后更差,家属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也越大。
他提醒,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通常具有家族遗传史,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市民家中如果有多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当自觉有“变笨”“记性变差”等情况时,要尽快就医。条件允许的话,至少按年度进行随访就诊。
治疗以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为目标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为目标,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提供安全环境,确保患者居住环境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二是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包括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穿衣、洗漱、如厕等;三是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四是定期复诊,确保药物的正常使用和调整。
刘军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尚无特效方法。但一些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认知训练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比如,健康饮食,锻炼身体,保持社交活动等。
他建议,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要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全病程管理。对于家族史阳性的或者自觉记忆减退的人群,更应尽早就诊,通过专业的筛查评估,定期复诊,明确诊断。在专业团队的指导和治疗下,能极大地降低疾病对患者本人和家庭的负担。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孙梦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