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任何对台湾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台湾的“机车大军”。据统计,全台机车牌照登记已超过1500万辆。连台湾民众的口头语里,机车的存在感都很强——“你很机车哦”。
台湾的气候确实适宜骑摩托车。正如1976乐队的歌词,“这没有冬天,这是亚热带”。在台湾,不论何时都可以戴上头盔跳上机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兜风。如果是在东北的冬天,零下的气温,结冰的道路,骑摩托车就有诸多不便了。
台湾机车文化的形成,也与历史息息相关。1960年代,台湾对进口汽车课以重税,岛内汽车行业产能又低,汽车价格高不可攀。所以,机车就成了台湾人出行的第一选择。即便后来台湾经济高速发展,汽车不再遥不可及,但台湾人已经习惯了使用机车,更何况,汽车还要考虑油费贵、停车难的问题。
此外,台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未对城市格局做前瞻性规划,公共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方向不匹配,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不少台湾民众回家“最后一里路”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甚至从家走到车站的时间比搭车时间还长。既然汽车与公共交通都不方便,机车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岛内性价比最高的出行方式。
机车在台湾盛行多年,但随之产生的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俗话说,汽车是“铁包肉”,机车是“肉包铁”,一旦发生事故,骑手出现危险的几率非常高。近几年,台湾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中,有60%是机车骑士,这样的风险岂容忽视?
但是,想要限制摩托车的使用,岛内摩托车生产商第一个不答应。整条机车生产线关系无数人的饭碗,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哪个政客敢“限摩”?第二,每辆机车上坐的都是一张选票,机车党对“禁摩”政策的抵制,让台当局慎之又慎。2015年,台中市议会曾通过“禁摩”政策,近3000辆机车围堵市府抗议,台中只得“虚心接受”市民的意见。
总之,台湾摩托车多,有气候、产业发展和历史等多方面原因,也制造了台湾独特的“机车文化”。相信在短时间内,台湾的“机车大军”仍将是宝岛一景。
策划/牛宁
文案/郑云天
主播/郑云天
后期/赵壹晨
责编:吴正丹、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