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
近日,“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等消息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有媒体报道称,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把中国知网给告了,原因是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然而赵德馨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
12月10日晚间,中国知网在其官方微信道歉称,向赵德馨教授表示诚挚的歉意。话题#中国知网道歉#也登上热搜第一。
事情发酵后,中国知网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央视网等评论称“店大欺客”“借鸡生蛋”。
据悉,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中国知网出版,作者本人最高仅可获得100元现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但是作者的论文每在中国知网上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费用。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知网吸金不少。据红星资本局记者以工作人员告知的信息和数据从理论上进行推算,一篇或只发出500元稿费的论文,可能给中国知网带来了约57万元的收入。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知网年收入近12亿元,毛利率近54%。
知网道歉,老教授回应
应拿出整改措施,而不是停留于表面
12月10日,中国知网发布《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表示向赵德馨教授道歉,并提出将妥当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
具体说明如下 ↓
一、我社诚恳接受来自作者、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批评,全面检查在互联网业态下的著作权保护与使用授权方式,认真分析著作权授权链各环节的工作不足和瑕疵漏洞,虚心听取法律界专家、学者和出版机构的意见与建议,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一道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于我社曾根据法定转载许可或通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取得赵德馨教授文字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过程中存在的工作不足,向赵德馨教授表示诚挚的歉意。
三、根据赵德馨教授作品此前的权利人北京世纪大医科技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以及后来赵德馨教授本人的诉讼请求,我社在中国知网删除了涉案作品,至今赵德馨教授尚未提出其被删除作品继续在中国知网传播的主张。对于媒体就这一问题的关注,我社将积极会同相关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与赵德馨教授沟通,妥当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
四、自2019年起,中国知网已开通作者服务平台,所有作者一经实名注册,即可无限期免费使用自己的作品,管理自己的学术成果,并随时跟踪其研究成果产生的学术影响。
五、自2016年起,中国知网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八年前出版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未来将进一步征得合作出版单位同意免费开放更新、更多的学术资源。
据长江日报,12月10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就中国知网发布的《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这个问题本身,他已经道歉了,态度还是可以的。”老人表示,希望知网之后能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真正拿出诚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于表面。
状告知网的89岁教授:
我和知网还有一桩“大案”
赵德馨是中国经济史界著名学者,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年获评第二届“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
此前,89岁的赵德馨与中国知网(www.cnki.net)的“恩怨”多次登上热搜:因其100余篇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他于2019年开始执着维权,随后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据澎湃新闻报道,赵德馨告诉记者,他的论文先刊登在了学术期刊杂志社上,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知网收录,却从未收到通知与稿酬。
而在赵德馨身上,还有一起多年前事关知识成果的案件,至今仍未判决。赵德馨说:
“2006年,(知网)他们跟我签订合同,想把《中国经济史辞典》做成电子版,才接触。我同知网还有一个大案子,就是《辞典》这个事情。合同上规定:《辞典》或者集中的条目卖出了钱,就分一点给我。(但)开了账户以后,知网没有按照合同把收入打到我的账户上,到现在,一分钱没有给。
另外,知网还到银行,冒充我的名义开了一个账户,还假借我的名义签了“赵德馨”三个字,都没有告诉我。现在银行都查出来了,不是我签的字。
2021年,我又跟知网和建设银行打官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在家中书房办公,清理案头书籍和资料。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高勇 摄
此外,据极目新闻报道,赵德馨告诉记者,中国知网已经不再收录他的文章,收录的都下架了。老人此前表示:“中国知网必须改革,不能输了官司就下架我的文章。”他还告诉记者,就《中国经济史辞典》的合同问题,他还要跟知网继续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