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览古籍,麻雀安于现状、思安不思危这一形象的影子随处可见。在《吕氏春秋》,有一则寓言:麻雀和燕子共处在一间屋子里,"子母相哺",互相都觉得安宁快乐。突然,灶具崩塌,大火蔓延到了整间屋子。就在房屋将要被焚毁的这千钧一发之际,麻雀居然颜色不变,不知道要面临什么灾祸。"麻雀身上被贴满了"胸无大志""贪图安逸""目光短浅"等标签。
可是有时候有人是对它这样评价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意思是说事物虽然微小,可是该有的东西它都有。小小麻雀也渴望自由,在历史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自由"、"勤奋"的美好寓意。麻雀虽不知鸿鹄的远大理想,但也是有自己的理想,鸿鹄的志向也是在飞得更高中不断变得更加高远;麻雀是没有凤凰那惊为天人的丰姿,但凤凰之所以能成为凤凰,是离不开过去的努力的,被人们颂扬的凤凰也曾是一只小鸟,有一句话就叫做"麻雀变凤凰"。麻雀,虽小而志存高远,渴望在更广阔的天空中畅享自由的舒适,在一次又一次的挥翅搏击中,实现超越自我的更高壮举。
因羡春光觅远芳, 才停一树又奔忙麻雀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同时警惕心非常高,富有一颗较强的好奇心。它可以到处飞到处叫,因而可以用来象征着自由。麻雀是杂食性鸟类,夏、秋两季主要吃禾本科的植物种子,育雏这段时期则以捕食害禾本科植物的鳞翅目昆虫为主。麻雀善除虫害的特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相当于是为民除害。于是人们在这时候对麻雀投以一种喜爱的眼光,将可爱的小麻雀冠以"勤奋"的头衔。就这样,基于麻雀与虫子的关系,麻雀"勤奋"的形象被投入到民俗文化的镜子里。
自宋代之后,花鸟画从传统绘画的框架中孕育而出,此时麻雀成为画师笔下的常客。麻雀自由、勤奋的寓意融入了中国古典绘画,它那娇小而又矫捷的神姿在《竹雀图》、《寒雀图》、《竹雀双兔图》、《山鹧棘雀图》等佳作中历历可见。贯穿中西的绘画大师徐悲鸿本着"以西润中"的原则,以流畅的线条地描绘了一群眼神灵动的麻雀们,将自由、勤奋、向上的麻雀形象生动地留在了宣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