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旦 中国古代把正月初一日叫做元旦、元日。新亥革命后,把公元历的1月1日新定为元旦,原正月初一日的元旦改称春节。古代过元旦节就是过年,过年吃年糕。
备注: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人日 正月初七日称人日。按照传统,正月初一日是鸡日,二日是狗,三日是猪,四日是羊,五日是牛,六日是马,七日是人。人日吃七宝羹,吃面条。
备注: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正月初七那天,我给杜甫写了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很想念你,想念你我共同的故乡。
3:
上元 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元夜等,旧俗以元夜赏花灯猜灯谜为戏,所以又叫灯节。元宵节当然要吃汤圆。
备注: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4:
龙抬头 二月初二日,又称青龙节、春耕节。前面说过,东方苍龙象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每年二月初,角宿会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位置,故称龙抬头,《石氏星经》曰“角为龙之首,实主春生之权”,该日过后雨水会逐渐增多,适合农耕。
备注:白居易《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5: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由于各地的花信不同,也有地方会把花朝节定在二月初二或十五。这一日人们会结伴出游踏青,姑娘们还会剪彩纸贴在花枝上“赏红”。
6:
杜日 分春社与秋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称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秋社。按照干支纪日法,戊日与戊日之间隔十天,比如戊寅日到戊子日等等,所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最多是五十天,最少是四十天,一个节气大约十五天,所以社春就是春分前后的某一天,社秋就是秋分前后的某一天。
7:
寒食 清明前两天,冬至日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因此也有把“一百五”代称寒食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清明前两天有时也会是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清朝汤若望历法改革后,把寒食节确定在清明前一天,延续至今。古代寒食节一般会吃冷麦粥、青团子、馓(读伞)子等冷食。
备注:温庭钧《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家里没有太多钱财,当时正好是寒食节;元禛《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刚刚过了寒食节,城里的店舍不见炊烟,只有宫墙边的树木依旧翠绿。
8:
清明 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古人常常把寒食与清明放一起说。
备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9:
上巳 原定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所以叫作上巳,旧俗在这一天做临水祓(读拂)除不祥的祭祀活动,叫做“修褉(读系)”。曹魏之后,把该节日固定在了三月初三。祭祀活动也演变成了水边饮宴或郊外春游。
备注: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0: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
备注:《荆楚岁时记》“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读茄子的茄)蓝记 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
11:
端午 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备注:杜甫《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佳节,皇帝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12:
伏日 夏至当日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每个庚日间隔十天,三个庚日三十天,那就是大暑当日前后的某一天),,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就是大暑之后,立秋之前的某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终伏),总称三伏,每伏辖十天。伏就是伏隐避暑的意思。伏日通常指的是初伏当日,会有祭祀,在古代也是个大节日。
备注:杨恽(读运)《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读袍)羔,斗酒自劳”,,农家劳作辛苦,年中遇上伏日和腊日,就会烹煮羊肉,炙烤羊羔,斟满酒来犒劳一下自己。
13:
七夕 七月初七日,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相会于鹊桥,这一日,民间妇女会结彩线穿七孔针,穿的越快,乞到的巧就越多,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
备注:《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杜牧《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4:
中元 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备注1:道教有“三元说”,正月十五称上元,上元天官赐福;七月十五称中元,中元地官赦罪;十月十五称下元,下元水官解厄。后世一般只把上元和中元当成节日。
备注2:佛教传说中,目连的母亲因为生前品行恶劣,死后堕入饿鬼道,目连送食物给母亲,食物入口即化作火碳,目连求助于佛陀,佛陀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母,盂兰是梵语音译,本意是“解倒悬”的意思,作盂兰盆就是作法事供奉佛僧,用以解除已逝先人的倒悬之苦。
15:
中秋 八月十五日。中秋夜如果天气好,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放上月饼、米酒,吃吃喝喝聊聊天,美哉美哉。
16:
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是为重阳,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俗,此习俗较普遍的看法是源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的一则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亟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读于),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但早在西晋时,周处编纂的《风土记》中就有类似习俗介绍,九月初九日折茱萸插头,可以辟恶气,而御初寒。。重阳节除了爬山喝酒,当然还要吃重阳糕。
备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
寒衣节 十月初一日,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十月代称孟冬,按照旧农历,该月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月,十月一日就是进入冬季的第一天,这一天民间会特别注重祭奠先人,谓之送寒衣。
备注:白居易《寒衣节》“秋去冬来寒衣节,万物销残日渐少;斗转星移人已老,吟味闲情酒未减”。
18:
冬至 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节气。冬至前一天称为小至。冬至日是一年四季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日之后,白天越来越长,直至夏至。所以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史记 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冬至日北方喜欢吃饺子,南方吃团子。
备注: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9:
腊日 腊是祭名。东汉许慎《说问解字》“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一般就是小大寒中间的某一天。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把十二月初八日定为腊日,俗称腊八,延用至今。腊日要吃腊八粥。
备注:杜甫《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咏怀古迹五首 其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20:
小年 有说北方把十二月二十三日(腊月廿三)当小年,南方把十二月二十四日(腊月廿四)当小年,江浙沪把除夕前一天叫做“小年夜”,等等。编者是出生在江南地区的农村,记忆中,江南的腊月廿四很重要,小年夜也很重要。腊月廿四的白天,孩子们会于每户农家收集稻草,然后在农田里搭建廿四夜棚子,晚上点燃棚子,大人们站在田间地头谈笑风生,分析着火势,预测着来年庄稼的收成;至于小年夜,那就忙的很了,要为除夕和年初做着各种准备工作,比如扫尘土、剪窗花、贴春联…
21:
除夕 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叫“岁除”,“除”是除旧迎新的意思,这天的晚上就叫“除夕”。除夕夜当然是开开心心吃年夜饭了。
备注:苏轼《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