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王蒙 文/图
“十月里,秋风凉,柴草归垛粮归仓。”
爷爷收粮时的一句口头禅,我在心里念了又念。
这里我的老家,永城市演集镇韩寨村。驱车回家,路过村头田间,玉米地成片铺展开来,轰鸣的大型收割机正在其间来回穿梭。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家乡一切都变了样,又好似没变。
【收获】年丰时稔秋收忙放眼望去,从机收、秸秆还田到机播,“铁军”一马当先,顺着成行的玉米缓缓行进,一个个“金棒槌”就被收进后面的斗子里,一片玉米地很快就收完了。
经过田间,来到村庄,家家户户的门前院落,满眼都是金黄饱满的玉米棒。所到之处,皆是秋粮丰收的景象。
“今年台风‘温比亚’威力可不小,咱家大秫秫(玉米的方言)收成咋样?”问这话时,我的心里多少有些担忧。
“问题不大,一亩地能产千把斤嘞!”爷爷的语气轻巧,笑容也轻巧。
今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全国玉米大量减产,回收价格也从9毛钱一斤涨到了1块多。
“自古以来,咱家可就是受老天爷护佑的宝地,大灾大难不找咱。”见爷爷话说得如此自信,为此,我还真查阅了一番《永城县志》。
据记载,隋大业四、五年间,淮河、汴河流域连遭大水,多数城池被水淹没。六年三月,隋炀帝乘龙舟顺汴河(通济渠)南下,一路上只看见马甫城安然无损。隋炀帝顺口说道:“五年水灾毁多城,唯有马甫是永城”。皇帝金口玉言,从此马甫城改为永城,意即“永久坚固,摧而不毁”。
【采摘】墙头累累柿子黄玉米收完,还有枝头的果子探出墙头,用鲜艳的颜色挑逗着人的味蕾。
一盏盏“小灯笼”似的果实挂在柿子树上,密密麻麻,把枝桠坠成了伞形。村西头的保卿爷爷来串门,索性坐在树下乘起了阴凉。
“去城里还得花钱买,咱家嘞柿子结得漂亮,随便摘,捂两天就能直接吸溜着吃了,甜得很。”几句话间,眼见一兜已经装满,可枝头柿子数量却看起来依旧无减。
回到院子里,一颗50多岁的石榴树也在年年为家里默默做着“贡献”,逢人来串门都要夸一夸它的长势。
爆汁的红石榴籽,咯吱一咬,满口清甜的滋味,摘一颗石榴捧在手中,就够吃个好半天。再看看被果皮染黄的指头,尽是甜蜜的印记。
中秋夜晚,一家人在院子里吃饭,晚风送来阵阵的秋凉在欢笑声中隐匿。一盘“卢师傅”牌月饼端上饭桌,小孩子们最为期待,这是家乡独特的美味。与市面上常见的传统月饼不同,这种月饼一改生硬甜腻的口感,花生、黑芝麻、椰丝......轻咬一口,外皮酥到掉渣,内里丰富的馅料充斥于口腔,配一口热茶,满足感涌上心头。
【变化】物换星移几度秋中秋的夜晚,深蓝的天空中,月光晕染着碎玉般的云彩,就连石榴树的枝叶也映衬得越发青翠。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有雨,为防止玉米受潮,我和爸爸一起扯开尼龙布给玉米垛披上“雨披”。
“这天气变化太快咯,收了粮就是真入秋了。”爸爸说着。
还记得童年时的秋忙,从下地徒手掰玉米,再拉回家剥皮、扒粒、晾晒、装袋,要全家老少出动。
现在呢,现在不一样了。机器解放了双手,至于需要人力的地方,无非是把玉米从一架机器转移到另一架机器。
变的是收割方式,不变的是收获和团圆的喜悦。如今,很多农田都已经承包出去,投入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以后就连收粮也不用咱们操心,在家等着分成就行了”,爸爸说,“可老人还在家守着地和院子,这个时节,记得回家看看。”
(编辑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