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病毒病的病症判断与防治药物选择
(一)病毒病的突出特征与简易判断方法
1、病毒病的突出发病特征:
病毒病在高温干旱(尤其是夏季)的环境下最容易发生,土壤带毒传播、种苗带毒传播、害虫带毒传播是病毒病侵染扩散病情的3大主要途径。当农作物被病毒侵染到株体内发病后(作物体内的病毒呈显性时则作物上就会表现出发病症状、病毒呈隐性时则作物上就不会表现出发病症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作物的叶片、枝、果等畸形、变色,具体表现为苗株矮化、丛枝、生长缓慢,叶片表面凹凸不平呈皱缩、扭曲、畸形状或呈叶片细长叶脉上冲的线状,叶片颜色呈金黄或鲜黄(很鲜亮的黄色)或者呈黄绿相间状或者深绿色(叶片变色),果实表面产生青白或红白或黄白或黄褐的病斑、条纹(果实“大花脸”状)。
2、病毒病的简易判断方法:
因为侵染到作物体内的病毒主要构成部分是蛋白质(还有些其他类似核酸等遗传物质),所以我们在用火(如火机或火柴等)灼烧作物上的发病部位组织时(如茎、叶、花等,尤其是带有病毒的作物叶片),我们把鼻子靠近灼烧过的作物发病组织后可以很清楚的闻到类似毛发或羽毛烧焦的味道,这个气味儿其实就是蛋白质燃烧后释放出来的气味儿。
(二)病毒病的常见类型与防治药物
1、病毒病的种类:
关于农作物的病毒病发病症状,其实农技小背篓在上面介绍的病毒病突出发病特征里就已经给大家都介绍过了,根据病毒病在作物上的发病表现(去看发病特征)可以梳理总结为:花叶型病毒病、卷叶型病毒病、厥叶型病毒病、条纹斑点型病毒病。
2、病毒病的防治药物:
①防治药物:在农作物上病毒病的防治上,常用且比较好用的药物主要有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素、宁南霉素、嘧肽霉素、盐酸吗啉胍、甲壳素(也叫几丁聚糖)、盐酸吗啉胍•铜(也叫病毒A)、氮苷•吗啉胍、核苷•溴•吗啉胍、马啉胍•羟烯腺等几种,这些病毒病防治药物在作物出现病毒病症状后喷施使用即可(5-7天喷施1次,连喷3次左右)。但大家要注意:目前市场上没有能够一次性彻底*死作物体内病毒的特效药物(病毒不除根),上述提到的这些病毒病防治药物使用到到作物上以后,也只是让作物体内的病毒不再继续快速自我克隆复制扩大或加重病害罢了(即可以钝化病毒、控制病毒病,但不能根治病毒病)。
②预防方法:除了高温干旱环境因素以外,病毒病在田间作物上的传播扩散与作物的抗病毒病能力、与田间杂草中的害虫(害虫一旦接触病毒则终生带病毒传播病害)带病毒传播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防治作物上的病毒病,除了使用上述提到的病毒病防治药物以外,大家还要特别加强两方面的管理:一是在作物生长期内适当增施螯合锌、硫酸锌、氨基酸锌等锌肥(作物补锌能够增强作物自身抗病毒病的能力),以此提高作物的病毒能力;二是要全面清除田间地头及周边的杂草(破坏害虫寄生存活繁殖的环境场所)、全面消灭田间作物及地边杂草上的刺吸口与咀嚼口害虫(主要是蓟马、飞虱、蚜虫、叶蝉等,可以使用含有吡虫啉、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成分的*虫剂),以此切断病毒病在田间作物上的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