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耻”在百度上的解释是: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是贬义词。但对于养生来讲,这却是一种难得的很高境界。
先说“恬”:
《黄帝内经》开篇即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想不得病,首先要做到“恬淡虚无”,其中“恬”是前提。
“恬”字自古以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左边是“心”,右边是“舌”,意指用“舌头舔自己内心受到的伤害”。
人生在世,难免会受到各种的伤害,有肉体上的,有精神上的。肉体上的伤害危害并不大,肢体少一块,一样活得好好的,但是精神上出了问题,后果很严重,绝大多数疾病其实都是情绪病。
疗肉体上的伤,我们可以用药物;治疗心灵上受到的伤害,就需要有“恬”的功夫了。
总觉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对一些人,一些事总是耿耿于怀,有太多的牵挂、担心,肺上查出个小结节,就睡不着觉了,一直纠结,这都是内心在受伤害。别人打了你一巴掌,你想了十遍,相当于打了十巴掌。回想往事,自己也在不经意间伤害过别人,或者想着做过糗事,于是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这也是一种内心的煎熬,最终这种无形的伤害会转变成有形的肿块。
所以尽快用舌头舔平自己的心灵的伤口,不再纠结,这就做到“恬”了。也就是佛家说的“放下”。
只有“恬”了,才有机会“淡”,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虚”和“无”的境界。
再说“耻”,
古文中右边是“心”,现代人写成“止”,很牵强地解释为“一直红到耳根才止住”,未免太搞笑。
古人造字很讲究,“耻”的本意是听到某事后,心中挥之不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