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在常见的理解中,有人认为 “刍狗” 就是低贱、微不足道的东西。因为从字面来看,“刍” 有草的含义,而 “刍狗” 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一种可以随意丢弃、没有价值的物品,但这种理解却是片面的,与《道德经》所蕴含的深刻思想相去甚远。
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刍狗是一种重要的象征物,在祭祀之前,人们会精心制作刍狗,用最好的草和工艺将其打扮得庄重无比。然后它被放置在神圣的祭祀场所,接受人们的供奉,此时的刍狗代表着人们对神灵的敬意,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它也象征着纯洁、神圣。
可是一旦祭祀结束,刍狗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它也不再被人们珍视,甚至可能会被随意丢弃在路边,且任其破败。这种从极盛到极衰的转变,并不是因为刍狗本身的价值发生了变化,而是它所处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由此可以看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中的 “不仁”,其实并非是不道德的意思,而是一种不偏向的客观态度。简单来说就是: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祀中的刍狗一样,不会因为某个事物或者生命的特殊性,而给予额外的偏爱或者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