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温馨代表什么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16 06:09:15

老来读书之乐(散文随笔)

——写在世界读书日

文/刘培华

温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温馨代表什么意思(1)

古人云: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晨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我们的先人也说:“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一首《读书有感》,寥寥数语道破了读书的底蕴和美妙,说出了阅读中那份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鲁迅先生把读书视如佳肴美味,视作一种愉悦和享受,他赋予其《三味书屋》的含义: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书读到如此境界,可谓出神入化,其乐无穷。

一杯浓茶,可以驱散倦意;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旅程;一卷好书,可以充实人生。书,如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书中无所不有,有你想得到的,也有你想不到的;书给人以知识和智慧,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它是失意时的忠诚侣伴,寂寞时的尘世知己,烦闷时的最佳慰籍;人生路上,书就是你的良师益友。

学海无涯。读书能求知、求美、求善,能探寻生存的意义,思索生命的内涵,感悟人生,提升智慧。不管黑夜白昼,不管风雨狂骤,一卷在手,与之倾心交谈,好似有高人指点,即刻觉悟;当你不如意、烦躁苦闷的时候,她会抛给你笺言:别让烦恼败坏你的前程;当你饮誉沾沾自喜时,她会提醒我:永远前进;当你丧失信心一筹莫展时,书中告诉你:每天看着太阳升起,你就会充满胜利的信心。在读书中,可以了解人生的曲折,可以领略人间的风土人情,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读书,可以使人升华,把好的知识与文化,变为自己的收获;读书,更是对自己修养和知识上的一种弥补,找到自己所需的,用其丰富自己、装点自己。

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网络垄断了我们的闲暇,图片、视频代替了文字充斥了我们的瞳孔,我们在手机、电视与网络之间享受视觉上的冲击与听觉上的震撼,在各种实用的专业知识中寻找自己未来的座标,用五花八门的证书证明自己人生的价值,却少有心情沉浸于静夜柔和的灯光下名著经典的雅致。浮躁于尘世的喧嚣,能坐下来捧一本好书静静地读进去已属奢求。

我是文学爱好者,曾经的文学青年,自幼酷爱读书,乐此不疲。从懂事起,我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书本,是我的良师益友;书本,是我的亲密伙伴;书本,是我的成长的源泉。每天就那么静静地,哪怕只读上几页也好,都可以觉得日子没有虚度,偶或得到一丝感悟,便会让自己感到无比的富足。退休了,不仅兴致未减,反而日渐强烈,且受益匪浅,乐在其中。我一生所读的有闲书,也有名著经典;有现代文学励志贤文:《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也有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国学:《大学》《论语》《中庸》《诗《红与黑》经》《道德经》《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增广贤文》;现代文学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红旗谱》《暴风骤雨》《李有才板话》;有外国名著《基督山伯爵》《三剑客》《泰戈尔》《悲惨世界》等,也有中国本土的《红高粱》。同样,我对文学、科普、人文及历史等方面的书也是爱不释手。

每当无聊之时,闲暇的周末,温馨的假日里,我便会随便从家书橱里抽出一本书来读,这并不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游戏。对我来说,读书中之人,品书中之事,是一种乐趣。常喜欢在朝阳映照中,感悟峨冠博带的古人哲语;抑或窗外阑珊夜色相随,呷一口香茗,捧卷释读,那种“夜深闻私语”的感觉就仿佛与一位智者促膝悟谈,剖心相士,这是怎样的一种休逸和洒脱啊!不管在工作之余,还是假日小憩,细读一本书,静思个中的滋味,任其揉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可找寻着自己的不足。抑或,干脆远离尘嚣,花间品茗,摇椅独坐,摊一本雪莱在膝头,这同样也会让自己沉醉于一个书的世界。品味书中的痛苦、欢笑。把读书作为一种乐趣,就如你拥有了这宝库的钥匙,读书中之趣、品书中之味,就会因此而活得充实变得睿智。把自己融入这曲折美好的情节当中,这便是我读书时的一种乐趣。

我乃凡夫俗子,无他嗜好,惟闲暇捧读并乐在其中。

读书之乐,乐在“读”之。我上学时,不像现在的学校有图书馆(室)。小学读的书,除语文课本或课堂上学到的,就是小人书《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放学后在灶台边借着微弱的火光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在旷野中幕天席地朗读过《唐诗》《宋词》;升入初中后,唯一能看到的书籍,大多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红色经典故事,像《红岩》《大刀记》《烈火金钢》《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在课堂上躲避老师的火眼金睛偷看过《莎士比亚》,在夏夜里冒着蚊虫的叮咬默颂过《巴黎圣母院》;务农时,读过中国古典名著《镜花缘》《聊斋志异》《三言两拍》,林荫里沟沿旁阅读流畅的散文,在温暖的被窝里浏览缠绵的小说;工作后,八十年代初刘心武的《灵与肉》《钟鼓楼》《班主任》等伤痕文学和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知青文学;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和《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等;席慕荣、琼瑶、三毛等台湾作家的爱情小说;梁羽生、古龙、金庸等名家的武侠小说,在当时也曾风靡一时,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热点。在为数不多的文学名著里徜徉。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和手机,倒成了一种成长机遇,不然的话,也许我没有心思静下心来读那么多的文学经典。

读书之乐,乐在“思”之。漫步《鲁迅》的笔下,我读懂了心灵压抑时的呐喊,摆脱了前途蹉跎时的彷徨,减去了一份对闰土的愤懑,增添了一丝对《阿Q》的悲悯;爬上杜工部的笔端,我看到了旧社会的千疮百孔,听到了朱门大院里面锁住的欢笑以及荒郊旷野上悲凉的哀鸣。细读《简爱》,我体会到了独立、坚强与真正追寻自我的勇气;走到抽屉文学家余杰面前,我仿佛被他犀利的笔锋剥光,自己心灵深处的每一丝污垢都显得那么明显,无所隐匿,从而勇敢地站在明媚的阳光下,尽情享受那份被渴盼已久的洗礼。

读书之乐,乐在“悟”之。读《科学》我会将所有科学小知识熟记于心,遇到生活中小的科学难题时,我便有从下手;读《人文地理》,我常常半卧在自家的小窗边,一会儿望望头顶那无尽的蓝天,一会俯首看看那手上柔美的风景,然后闭上双眼,静静幻想那异国的一花一草,一水一山,心情是那样的平静舒缓,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自然的美妙中;读《历史简笔》,文中的每个道理都仿佛是我的前车之鉴,我在它们中得到了人生的启迪,学会了如同司马迁一样坚持不懈、学会如孔子一样待人待己、学会如诸葛一般的细腻……

读书之乐,乐在“感”之。我用心记录书中的每个情节、每个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性格迥异都会在读书时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只要我想,这些情节便会如电影一般清晰的显现,就像书中人,书中事我都感同身受。如读到《红楼梦》中贾瑞被王熙凤所害时,我既痛恨王熙凤的阴险又同情贾瑞的呆木;读《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为救王子而化为泡沫时,也会伤心,总会期望着另外的结局;读《三国演义》中吴蜀火烧赤壁大胜之时,也会如同蜀军将士般手舞足蹈地欢呼半天,亢奋非常。

读书之乐,乐在“醉”之。对于读书之人,书的来源不外乎传阅、借阅和购买,我乃是借者多而购者寡,只因囊中羞涩也。尽管如此,书房里的书橱也日益充实了起来,文史哲各有所揽,经管法略存数籍。只因时常以“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书”作铭自勉,于是挑灯夜读,欣然忘食,纵使肚腹咕咕作响,也不愿轻易释手。

有人认为,人老了就可以不读书了。理由是老年人退休离岗,既不要晋升,又不要考职称,再去读书完全没有什么用。这话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实际上是一种谬论。老年人读书,既不为了找工作,也不为追名逐利,而是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追求一个"乐"字。有人说:“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我的观点不敢苟同。我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2017年3月办理正式退休手续,退而不休,又受聘于民营企业。我把60岁作为重生,从头算起,工作生活之余就是读书、写作。

我晚年迷恋上了文学,是一位草根文学创作者。下班回到家里,以看书、写作为消遣。再过斗室读书生活,消磨未尽的尘世余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今的才思泉涌得益于先前的博览群书;之所以近年我的一些文章见诸报端,有所斩获,根源亦在此。

晚年读书,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学、文化和历史的书籍,想多知道一点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背景。我的创作以散文见长,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所以,近期反复研读散文著作,如《余秋雨文集》《余秋雨全集》。

人生一世,劝君闲时多读几本书阅读,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探讨无知世界,研究人生真理,可谓人生幸事也。老来读书,更是尽享清闲,书屋幽香,自由遨游,沉浸书海,甚是清欢,闲书为伴,暮色添香。

老来读书,回想过去,才明白什么叫作“今是而昨非”;老来读书,才体会到什么叫作“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老来读书的快乐。学,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觉无知;这就是老来读书的快乐。

书伴我行,老来读书之乐,妙哉!

就这样,因为爱上了读书,文学的梦想就慢慢地在心底潜滋暗长了。我也说不清从哪天起,开始在心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但是这些学生时代的读书经历,无疑是后来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内驱力。我今天之所以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并在自己心有触动的情况下,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和别人分享文字的美好和思想的启迪,这些都与当年自己的读书经历不无关系。

虽已年逾古稀,也是行将致仕之人,趁着眼睛还清明、记忆尚清晰、鬓发未成霜,把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历、心之所思,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挖掘自己、记录自己,使情感得到丰富和提升。这几年我坚持勤于笔耕,在散见于省、市的报端和网络媒体平台里,龙江情结几乎经常可见。抚今追昔,祈望读者能兴趣盎然、有所心动。那当中的篇章,有的还获过奖,既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又使自己寻常的经历再次受到洗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人生之路,漫漫修远,总不会一帆风顺,风和日丽的,相反,总会有雪山、草地、大泽与隘口。而我庆幸找到了“书”这个真朋友。有好书的指导,名师的教诲,就有把读书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认识的冲动。

乡隐居士

岁次壬寅暮春于黄河入海口成之文苑

作者简介:刘培华,1957年生,山东利津人;字,成之;号,三寿;笔名:乡隐居士,亦署:耕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中国乡村》杂志散文室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认证作家;中华作家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原创达人;青年作家、辽宁文学签约作家,金榜文化理事签约作家,《中国新时代诗人》会员;东营市谱牒文化研究学会会员,东营安泰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东营市美协艺术理论委员会会员;《利津商业文化史话》、《百科拾珠》丛书编委,创刊《民建大厦之声》企业报刊任总编。自幼喜爱文学,散文见长,评论次之,偶涉诗歌、随笔杂文;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

个人喜好:文字写作,书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

温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温馨代表什么意思(2)

壹点号 乡隐居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