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
——孙少平
自从我再次读完《平凡的世界》,一直没有提笔分析孙少平。或许是他身上那股精神不容易读懂,也或许是被他的整个人生经历深深地震撼。
我们生活在金字塔底层的人太像孙少平了,而能像他一样不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却少之又少,不是我们懒、不是我们不能吃苦、也不是我们没有自律,而是我们缺少了一份像少平一样跟命运对抗的精神!
一个普通的人,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希望下面对孙少平的解读能给你一点点启示
01 家庭背景孙少平出生在双水村一个穷苦的家庭,爸爸孙玉厚、哥哥孙少安在家务农,姐姐孙兰花已出嫁,妹妹孙兰香在校读书。年近八十的祖母常年卧病在床,母亲操劳着家里的所有内务。
孙家每天为了一口吃食,拼尽全力奋斗,血汗洒尽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而幸运的是,这是一个有远见和温馨的家庭,父亲孙玉厚在最穷困的时期没有放弃他和妹妹兰香的学业。
在那个年代一般的农村家庭,很少能坚持住让孩子读书。不用说那个时代,80后的我,小时候很多小伙伴读完小学就辍学了。大部分人早早地进棉纺厂当了工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村子里蔓延,很多时候自己的命运根本无法控制。
那时候的棉纺厂工资高、福利好,家长乐意把未成年的子女送进去挣钱;随着中国20年高速的发展,棉纺厂的优势早已消失,可惜他们文凭不高再也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在厂子里走完余生。
所以说,从孙少平的整个家庭教育来看,他是幸运的,最起码给了他一个机会;而机会归机会,现在本科毕业生遍地都是,现实中的我们走出来是第一步,那如何在城市扎根才是重点。
虽然家族给孙少平一个机会,但是他在学校的生活却不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孩子,极度的贫穷让他的心理变得扭曲。比如:最后一个去食堂吃黑面馍,不敢大胆交流,怀有仇富心里,总觉得比人矮一头等等。
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他读完这本书后,被小说中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精神感动了,少年的他也曾幻想生活中有个冬妮娅该多好。
改变孙少平的不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现实的磨炼。在高中期间,他跟一位同样贫困的女孩郝红梅私下有着深厚的感情,应该算是“恋人”吧。
他们之间交往始于“贫穷”,也因为贫穷而结束。
孙少平发现,郝红梅实际上是班里最漂亮的女生。
......
他们用眼睛这样“交谈”了一些日子后,终于有一天,郝红梅取完两个面馍,迟疑地走到他的跟前,小声地问他:“那天,老师没收了你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
从此他们通过读书这样的方式,交往越来越密切,内心彼此温暖。可就在郝红梅和他关系正火热时,跛女子侯玉英的一盆凉水将他们那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浇碎了。
最终,郝红梅抛弃了孙少平,而侯玉英只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的原因是——郝红梅嫌弃孙少平穷!
这极大的损伤了少平的感情,也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好朋友金波为他打抱不平,精心策划暴揍了一顿顾养民——只因为郝红梅跟他相好。
当孙少平做出承担这一切后果时,令他没想到的是顾养民竟然跟往常一样对待他们,也没有向学校告发。
事情过后顾养民除了让孙少平感到意外,也让他打开了狭隘的思维——一个人面对事情时,处理方式可以与众不同。
当侯玉英被洪水围困时,他不计前嫌奋不顾身的去解救她;当郝红梅因偷窃被扣押门市部时,同样为她解除困境;回村教书时,主动为地主成分金光亮家的娃补习作文课。
诸如此类事情让孙少平走出自卑心理,自信勇敢地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读书书开阔了他眼界,处事打开了他的胸怀。
时代不断的发展,两年后双水村实施了责任组,孙少平失去了教师的工作。在经过一阵思想的挣扎后,他决定远走黄原——他不想一辈子窝在双水村。
就像我们现在北漂的年轻人一样,谁不想把青春彻底燃烧。他经过父亲和哥哥同意后,身揣15块钱,带着一卷破被褥,赤手空拳独身闯荡黄原。
他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更没有资本,唯一能做的就是揽工。在黄原孙少平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百斤的石头没有屈服他的意志;金钱的诱惑没让他丧失道德立场。
从曹*那里完工后,来到一个单位的建筑工地。
他仍然背石头。
他本以为,他的脊背经过了几个月的考验,不再怕重压;而没想到又一次溃烂了——旧伤虽然结疤,但不是痊愈,因此经不住重创,再一次被弄得皮破肉绽!
孙少平尽管脊背的皮肉已经稀巴烂,但他忍受着疼痛,拼命支撑着超强度的劳动。每一回给箍窑的大工背石头,他狠心地比别的小工都背得重。
......
牛马般的工作,超强度的压力,让孙少平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阔,对人生看的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同样是背石头,他的同事“萝卜花”们,工作之余只能聊些女人肉|体的事情,这些也是有意思的,毕竟这是一个人正常的生理需求;然而,仅剩生理的发泄似乎让人生变得无趣,因为我们的精神世界远不止如此狭隘。
孙少平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能保持自我是难得可贵的。这里让我想起法国.勒庞的《乌合之众》对大众心理学的研究:组织化群体的特点是个体鲜明的个性不复存在,然后思绪飘向同一个地方;其次,是传染,所谓群体思绪对个体的暗示。总之是群体会失去自我的意思
可以说孙少平在黄原揽工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劳动压力,同时还要承受周围思想压力。
比如:在工地上,当中年人胡永州侵害十五岁的少女小翠时,他表现出了“萝卜花”们不理解的行为——
面对胡永州对未成年少女小翠的禽兽行为,孙少平宁愿放弃自己的来之不易的工作,也没有屈于金钱诱惑。
当他救出小翠也就丢掉了工作,给小翠买车票且把自己身上100多元给她后,孙少平站在茫茫人海中,再次身无分文。
人生或许没有绝境,一次阴阳差错,把孙少平送去了大牙湾煤矿——自从曹*给少平落下了空头户口,打算招他为上门女婿;可让他夫妻俩意外的是女儿竟然没有看上少平。这让曹*有些愧疚,没想到的是他给少平得到了一次成为正式工的机会。
对!去大亚湾当煤矿工。对于孙少平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
由于过于兴奋、紧张,在量血压的时候他没有通过,医生建议他复查时喝点醋。门市部早已关门,他随意走进了一家河南人的小院——王世才和惠英热情的招待了孙少平。
他不知道这以后跟这个小院结下了那么深的不解之缘。
孙少平在大牙湾成功当上了煤矿工,转眼间,已经过去半年。半年来,他适应了这个新的生存环境。
半年之中,新工人又跑了不少。有些没跑的,也不好好下井。
少平回到这个乱七八糟的宿舍,看见其他人都在床上躺着。他知道,大家的情绪不好。今天发工资,每个人都没领到几个钱。雷区长话粗,但说得对:黑扣扣钻的多,钱就多;不钻黑口口,球毛也没一根!
“孙少平,你要不要那只箱子?”
“我那条蓝底衬衫你要不要?”
另外一个人,指了指他胳膊腕上的“蝴蝶”牌手表,问:“这块表你要不要?”
......
笔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的力量,他靠双手去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征服了这些人,而且精神上也是胜利者。
孙少平用实际行动证明的一切,同样适用于如今的社会。纵使你是富二代,纵使你拼爹,不可能一辈子依靠别人吧。退一步说,前辈打下的江山可以依靠一辈子,而不经过一番努力伸手得来的东西,在精神上有多少愉悦呢?少平告诉我们只有苦难酿成的精神才真正的甜如蜜!
当孙少平在大牙湾煤矿进入常规生活后,在这个黑色的世界里,他跟师傅王世才一家人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感情。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看到了河南人的热情好客和豪爽之情。孙少平后来了解到王世才三十岁才成家,回河南老家找到了惠英,惠英尽管比师傅小八岁,结婚后一直真心疼爱师傅。人精明又出名的漂亮。
可不久后,悲惨的事情发生了——王世才死了!
孙少平突然在一片纷乱中,看见溜子上拉出来一根钢梁,几乎像闪电般朝安锁子的光|屁股上戳去。在他还来不及发出那声惊叫的时候,就见从老坑里蹿出一条黑影,把那根长矛似的钢梁拼命往自己的那边一扳,紧接着便传来一声悲惨的喊叫!
......
那根钢梁无情地从王世才的肚子里戳进去。一直从后背上穿出来。
他死了!
......
这是一段在合理之中又让人意外的故事,河南人王世才为了救安锁子牺牲了自己,撇下了可怜的惠英和明明。从此,孙少平便负起对惠英嫂子和明明的责任,而时间久了,他们之间的风言风语自然传播开了。
矿井下铲煤时,当安锁子大声喊:“哈呀,王世才死了没多少日子,他老婆就撑不住了”!孙少平头“嗡”地响了一声,跟安锁子厮打起来,把安锁子打得*猪般嗷嗷直叫。他也因此被雷汉义任命为班长,代替他的师傅位置。
从惠英家吃过饭后,孙少平采了一束鲜花,转悠到师傅王世才的坟前。他听到了旁边的脚步声,看见是安锁子。
安锁子手里提着一瓶白酒。他揭开瓶塞,把酒全洒在师傅坟前石头供桌上,嘴里嘟囔着说:“你活着时候爱喝两口,我来给你祭奠一点......”
安锁子倒光了一瓶酒后,把瓶子甩到坡下,也过来坐在少平的身边。
两个人谁也不说话,沉默地一直坐到太阳西斜......
读完这段,我的眼睛不争气了,深深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战友”般的感情。地下采煤,犹如战争一般,他们是战友。王世才为安锁子挡了“子弹”,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或许这样比喻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少平的感情,大牙湾采煤不仅成为他谋生的工作,更赋予了深层次的感情。这份工作中不仅掺入了他个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融入了他跟王世才、惠英嫂对他的温情。也包括安锁子等工友们的“战友”感情。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似乎看到了孙少平对待工作上的精神世界。而如今的社会,在工作中很少能见到这种战斗般的友谊,更不用说同事亲人般的温情融入工作中。
所以,孙少平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他对待工作不仅不觉得苦,反而感觉是对精神的精进和对温情的感动。
在后来的工作中,同样孙少平为了救人,被埋煤下,安锁子像疯了似的将他救起,万幸中他平安康复。康复后,他拒绝了兰香给他找轻松工作的好意;他拒绝了金秀对他的爱慕追求;他心中流淌着温暖走向了那个黑色且亲切的地方——大牙湾!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子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小说就在这一副温馨的画面中结束了,孙少平完全掌握了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他的青春和生命要在这里燃烧,在这里幸福的活下去......
06 结语当读完孙少平的故事,脑海里思绪很乱。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在这里,他尝尽了一切,也战胜了困难,勇敢地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最后,笔者借用一首歌《你的答案》来结尾吧:
也许世界就这样
我也在路上
没有人能诉说
也许我只能沉默
眼泪湿润眼眶
可又不甘懦弱
低着头 期待白昼
接受所有的嘲讽
向着风 拥抱彩虹
勇敢地向前走
黎明的那道光
会越过黑暗
打破一切恐惧我能
找到答案
......
文|汶河先生
阅读,给心灵一个温馨的家。
祝: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