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黄花秋意浓,千里念客行
书信所托是痴男怨女的相思与愁苦,且大雁就是忠贞之鸟,一生只得一偶相伴,清代黄钧岸在《金壶七墨》中概括“禽类中雁最义,生有定偶,丧其一,终不复匹。”
金代元好问因大雁殉难作《摸鱼儿·雁丘词》:“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以“问”诛心,以“情”绕字,大雁犹如忠贞的烈士。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晏殊在《采桑子》中道“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谁能体会雁归而人未归的寂寞与凄凉?
03
感时•伤怀
感时伤怀是中国文人的常见心态,于多数文学作品中可得印证。雁在迁徙的路途中常常会受到天敌的威胁,这使其生命的存活具有一定与众不同的意义——悲多于喜。鸿雁是多愁善感的文人刻意用于悲情作品中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
杜甫作《孤雁》时政局混乱,滞留夔州,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