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浴日我国有一个古老的神话叫“羲和浴日”,来源于《山海经》,其中的《大荒南经》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传说,在遥远的东方海外有一个叫“扶桑”的地方,生活着一位名叫“羲和”的太阳女神,她有10个孩子,也就是10个太阳。这十个孩子轮流值班,每天都要从东方升起,普照神州。每个太阳出发之前,母亲羲和都会在一处叫“甘渊”的咸池里为孩子洗澡,所以每一个初升的太阳都是干净明亮的。
“羲和浴日”与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传说——“女娲补天”组成了一个成语,叫“补天浴日”,用来形容伟大的功绩。在蒙昧的古代,人们看到规律的日升月落和伟岸的天工奇景,总以为背后有神祗的操作,于是发挥想象,将每一种自然现象都赋予一个故事。那么,让古人创造出太阳在海里洗澡之传说的,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在初秋秦皇岛鸽子窝公园凌晨不到五点的海边,我也看到了这场一浴千年的“浴日”。
九月初,不到凌晨四点,鸽子窝公园就可以检票入园了,虽然天还漆黑,但入口已排起了长队,不用说,都是来看日出的。进园后直奔海边,等候观赏浴日的游客已然不少,有的站在沙滩上,有的站在高处的浴日亭、鹰角亭,架起三角,掏出手机,准备捕捉稍纵即逝的日出。
不一会儿,霞光冲破了海天交际处的黑暗,铺洒在粼粼海面上,岸边的镜头立即昂首挺胸、聚精会神。
太阳露了尖儿,接着一小段圆弧,然后是半圆、大半圆、满圆,整个过程喷薄而出,毫不拖泥带水,宛如羲和妈妈在地平线后催促:洗干净了就赶紧上班,万物都在等着光呢!
然而水中还有个“太阳”依依不舍,黏住向上的势头,仿佛不愿离开温暖的“甘渊”,流露出孩子般的慵懒和眷恋:再泡一会儿,再抱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