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入学的日子一天一天临近,笔者收到了很多“准大学生”们的来信,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心里充满了期待,但又有一丝丝的担心:大学的课程到底难不难?大学的生活到底能不能适应?尤其是作为数学老师,笔者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对未来大学数学课程的担忧。因为数学一直是最难的学科之一,高中数学已经让很多人心有余悸了,而到了大学听说还要学习“高等数学”,“我一个初等数学都绕晕的人,上了大学该怎么办呀?”
这种担心就好比中考完即将步入高中的学生,而且事实上,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鸿沟要远远大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那么今天就来谈一谈,准大学生们如何面对未来的大学数学课程学习。
大学要学习哪些数学课程?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分专业授课,不同的专业学习不同的课程,数学课也是如此。
总体来看,大概分成5个层次。
- 第一档:数学系的专业数学
数学系就是把数学本身当成自己的专业,因此学的也是最纯粹、最艰深的数学。一般来说,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更专业一点的课程有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层次高的学校还会学习微分几何,点集拓扑等更艰深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光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头晕目眩,学起来更是绞*无数脑细胞。不过关于专业数学课的学习笔者已经写过很多文章,在此就不再赘述。
- 第二档:非数学的理科专业
像物理,化学等等,这些专业不是数学,但也属于理科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很高。有的达到几乎和数学系相同的水平,同时还会开设一些物理化学中所着重用到的数学课程,比如群论。
- 第三档:工科专业
工科专业是我国大学专业的主体,比如计算机,电子,通信,土木,机械等等都属于工科专业。工科专业要学习的数学课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也是相应考研必考的三门。有的专业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开设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这些数学是工科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但是难度要小于数学专业,不注重原理与证明,而更多地偏向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