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孩子更应该学习的,其实是父母
读过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目送》、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等书籍后,我更坚定了要不断学习的思想。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学什么,却忽视了最应该学习的是家长。我们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以身作则地去做孩子更好的榜样,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老师,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教育孩子的根本是身教。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你的孩子看。——《愿你慢慢长大》
六、爱情是人生的附加品,但却不可或缺
看过《围城》《少年维特的烦恼》以及张爱玲、三毛、琼瑶的书以后,我知道爱情就像是人生的附加品,有它没它都可以活,但却真的不可或缺。
爱情,是美好的,也是折磨人的东西,爱情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爱情,婚姻才更美满,人生才更精彩。如果你也有一份满意的爱情,不论能不能长久,都应该感到幸福,无论多老,我们也不能放弃追求爱情。
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张爱玲
七、有一种信念,叫永不放弃
活着,要有信念,信念是支撑人战胜苦难的力量。《鲁滨逊漂流记》里的主人独自在一座荒岛生存多年,战胜一切难以想象的困境和磨难,最终还能帮助他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海伦凯勒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学习知识、写作讲课,这是怎样的磨难?如果没有信念做支撑,或许根本无法战胜;《牛氓》里的革命前辈们经历一次次敌人的折磨,依然昂首挺胸不曾低头,这离不开信念;《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出海的这段经历,正是有一种信念支撑他不放弃,最终看到了希望。
如没有信念,人生终究不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而信念,有如此珍贵,一不留神就可能擦肩而过,我们要握紧它,不放手。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
八、哪怕世界把你丢弃,也要勇敢生活
《活着》里的那位老人,送走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伴,还在坚强地活着。真的推荐那些对现实不满的人看这本书,为书中的老人感动之余,收获的是一种力量。《百年孤独》里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在那么多人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把孤独演绎的惟妙惟肖,一个母亲目睹了七代人的悲惨结局,她看似有那么多亲人实则孤独至极,但她的生命力却如此顽强,一直勇敢的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无常。
就算世界把我遗弃,我依然要向阳而生。
我能感受此刻的自己如此幸福,我们有房子有车子有家有亲人,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
九、做自己喜欢的事,本就是幸福
《岛上书店》里: 费克里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虽然命运坎坷,但读完整本书能感受到是确实他对书店的那份热爱和美好。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少女流浪记,虽然他的精神是矛盾的,但我却能从他的经历中感受到隐隐的欢乐,哪怕短暂的逃离也是一种幸福。
漫长又短暂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才不算荒废,我想尽可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这本就是一种幸福。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岛上书店》
十、往事不可追忆,灵魂只能独行
《外婆的道歉信》、《时光倒流的女孩》这类书籍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追忆,追忆逝去的人和美好,用这种方式教人学会珍惜。
但过去的终究回不去,我们终其一生最终不得不面对的就是孤独。要接受现实,勇敢向前,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快乐或悲伤中无法自拔,那是自欺欺人。
过好当下,一直向前,不回头不四顾,勇敢地走下去吧。
外婆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外婆的道歉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