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册会计师备考已经正式开始了,那么你想好了要考哪几科了吗?
要知道,CPA专业阶段各科目的专业性都比较强,且各科目间都具备一定的关联性。
若选择合理的科目搭配,合理利用科目关联性备考能起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之了君就来理理对于首次备考CPA的同学来说,到底该怎么选择科目更容易通过考试!
明确CPA科目搭配的3大原则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共6科,考生须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方可取得合格证,报考综合阶段考试。
如果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报考科目,建议可以参考以下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
1、“会计”优先原则
若CPA是高楼,那《会计》就是地基。
在注会专业阶段的6科考试中,《会计》科目具有较高的地位,不仅与多科都关联紧密,更是备考其他科目的基础。
学完会计再学其他几科会轻松很多,所以建议将会计放在第一年报考。
2、“难易搭配”原则
“会计,财管和审计”被誉为CPA的三座大山,因为这三科不仅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学习理解难度比较大,同年备考这三科,学习压力较大。
虽“经济法,税法和战略”考试难度相对较小,但想要取证CPA,仍然会面临同年备考会计审计和财管。若未在5年内通过剩余科目考试,可能面临成绩被作废的风险。
所以,在备考时,建议将难度大的科目(如会计、财管、审计)与简单的科目(如税法、经济法、战略)相互搭配,调剂整体备考难度。
3、关联性强搭配
注会专业阶段的多个考试科目间都具有一定关联性,如:会计与审计、税法关联度较高,财管与战略联系紧密。
建议在选择科目时,建议可以注意科目间的延续性,将关联度较高的科目放在一起备考,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报考科目
了解清楚科目搭配原则以后,同学们就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学习时间、知识基础、工作经验)合理选择报考科目。
之了君根据不同基础情况,梳理了常见的几种科目搭配方式,以供大家参考:
1、1年考2科的搭配建议
组合1️⃣:会计 税法(推荐)
适合人群:零基础 备考中级会计/税务师的考生
⭐难度组合:一门难 一门较易
《会计》和《税法》结合比较紧密,《会计》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商品销售等经济行为都涉及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而增值税是《税法》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章。
企业所得税作为《税法》的一大税种,也是贯穿《会计》教材的一根主线。
所以具备一定《税法》基础知识有助于《会计》的学习。《会计》注重理解,《税法》注重记忆和计算。
组合2️⃣:财管 战略(推荐)
适合人群:零基础、计算能力好
⭐难度组合: 一门较难 一门较易
《战略》教材内容既包含《财管》中的计算,又包含《财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是表述略有不同,两者的理论思维比较接近,同时学习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备考建议:
《财管》更偏重对公式数据的计算与分析,需要熟练掌握公式,提高计算速度;
《战略》偏重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归纳,学习时可以结合试题案例进行记忆。
提醒:如果你第一年考《会计》 《税法》,那么第二年推荐这个组合。
2、1年考3科的搭配建议
可能有同学觉得一年考三科难度有点大,但选好科目搭配,是能有效帮助大家节省备考时间与精力的。
组合1️⃣: 会计 审计 税法
适合人群:记忆力好、理解力、时间充沛的考生
⭐难度组合:两门很难 一门较易
其实,会计审计和税法,这三科的关联性很强,主要是以会计为中心,关联了审计、税法两科。
这三科备考时的重心在于理解和记忆,适合理解记忆能力很强、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考生,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合2️⃣:会计 税法 经济法
适合人群:记忆力好、零基础、会计在职/中级职称考生/税务师考生
⭐难度组合:一门很难 两门较易
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不大,这三科一起报考,对于零基础考生友好。学习特点在于:记忆的内容很多、计算和理解的内容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