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庄悟道】:庄子是智者,所言极是……
暑夏中伏,午间读《庄子-杂篇》“徐无鬼”篇。
子曰:“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
——农民没有除草耕田等农事就不能安乐,商人没有买卖之事就不能安乐。老百姓有一日要*事就努力去做,手艺人有器械的技能声高气壮。
历史逾越了二千多年,时代固然不同了,绝大多数万物已经变化,但是,朴素的思想是可以升华的。
读毕庄子杂篇这一节所述,不由得掩卷三思。
古人尚知农民没有除草耕田等农事就不能安乐,而我们现在却大力推进农业(农民)进城市民化,而且这是政策指导下的一项重大举措。
进城的农民能否都是城市发展建设者(打工者),实践检验是否定的,所以,它不是真理。
留在农村的老弱病残者居多,村村庄庄十有七八户人家关门闭户,村庄无鸡鸣狗吠,更不会有诗人笔下的“故人具鸡忝,邀我至田豪。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情。
如此,进城的农民不在耕种,留在村庄的无力耕种,农民会幸福快乐吗?
某一个高层部长讲,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农村老太太请人种地,还是赚钱的。
那个被请种地的人能代表绝大多数农民吗?如果这他一小部分人也不种地了,怎么办?
如此浅显的道理,遑论专家学者,普通老百姓也明白。
现代化的物流,机器人的运用,高超的印刷复印术(仿造)更是让商人无生意,技术被代替,手艺人(包括绘画,音乐演奏等)技能失去……
如此,杞人忧天大可不必,但是,社会发展的局面若是管控不好,终究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受阻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