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礼尚往来什么意思,网络用语礼尚往来什么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20 09:29:21

一个节假日的晚上,跟五六个同学一起玩德州扑克,此前我没接触过这个游戏,一边学一边玩。我身上没带零钱,只好先从东道主程总那里借500块钱“上底”。很怪异,前面几个回合下来,赢家基本上都是程总一个人,我手上的资产仍然是-500元。在洗牌的空档,大家又开始高谈阔论了,然后我郑重其事地高喊一声:“注意力集中了,我宣布一件事情!”随后,大家都安静下来了,有人急着问:“宣布什么?”我神情严肃地说:“刚才借李总的500块钱,我不打算还了!”“为什么?”“因为他现在是首富,我开始仇富了!”我这样一说,一群输家纷纷表示“强烈支持”。得到了同伙的支持,我便觉得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赖账了。我还没来得及得意,突然发现自己的资金链断裂了,不得不再次卑微地向首富举债了。首富断然拒绝:“不借了,你的信用记录太差了!”于是,我转而求助于其他尚未*的输家;因为我觉得他们跟我是难兄难弟,应该能够同病相怜,能够“设身处地”为我想。可是,这群先前还强烈支持我不还所欠首富的债务的朋友们,现在都变成首富的应声虫了——“不应该借钱给信用状况不好的人。”最初宣布赖账不还的时候,我曾经显露了男子汉气概,无限豪迈;现在才发现,这个豪迈的代价是众叛亲离、孤家寡人。

诚然,这些都是自己人之间毫无顾忌的玩笑话,可是,玩笑话往往反映了我们潜意识中的某种真实想法。我当然不是说这个玩笑话暴露了我不打算给程总还钱或者他不打算继续给我借钱这样的“真实想法”,而是说,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很难摆脱这样的思维模式。

譬如说,我们欠一个亲戚或朋友一笔钱,他原来很有钱,我们也不急着还;现在他的公司突然*了,日子不好过了,被债权人“逼得要上吊”,此时,倘若我们不是特别没良心的人,就“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尽快把人家的钱还上”。可是,换一种情况:我们欠一个朋友一笔钱,现在他突然中彩票或炒股炒房暴发了,身价暴增几十倍,那么,即使我们现在有偿还能力,也不急着还给他了;或者,倘若我们是那种比较差劲的人,干脆就不打算还钱给他了——他那么有钱,也不缺这点了。

俞敏洪讲过,当你突然间有钱了的时候,会有些根本不缺钱的亲戚或朋友来向你借钱,其实就是想占点便宜,没打算还。问题是,人家有钱,就可以成为你耍无赖的理由吗?一般的群众心理是,欠富人的钱不还与欠穷人的钱不还,两者相比,前者的主观恶性小于后者;这种逻辑的一个结果是,欠“私人”钱不还的人很难被谅解,但欠银行钱不还的人却往往被认为“有本事”,甚至还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偶像。实在很抱歉,在下愚钝,看不出来这两者的“主观恶性”有何不同。

比如,你的朋友圈子里有一位混得比较好,在大家聚餐或一起玩的时候,倘若没有AA的习惯,你们便都在潜意识中认为应该由他来买单比较合适,不管他是否心甘情愿。

又譬如,你的微信圈里有一位富朋友,他总爱给你们发红包,你们都欣然接受,从来不会发红包给他。甚至群里几天收不到红包就开始张嘴向人家要。

可是,凭什么啊,凭什么应该由混得好的人来买单呢?混得好的人就有义务为兄弟们服务吗?如果这个混得好的人乐意,那当然好;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混得好的人都是被“民意”给绑架了——甚至连他的“乐意”也是装出来的,而这伪装又是被逼出来的。你这个混得不好的,没有买过一次单,也没有人说过啥,似乎混得不好的人享有豁免权;可是,那个混得好的人,要是有哪一次没有买单或者没有表现出一副要抢着买单的样子,其他人即便嘴上不说,也会在心里嘀咕。宗庆后讲,玩哈哈做大之后,他的儿女与同学的关系就不好处理了:每次大家一起玩,其他人都觉得你应该买单——你爸爸那么有钱。可是,凭什么啊?

要想和有钱人愉快地玩耍,一定要彻底根除你的“吃大户思维”,以免被人说“这人占便宜没个够”。

人和人之间的交际一定要讲究平等性,无论是和比你穷的人还是比你富的人,都要人格平等。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不能因为人家比你富就活该被你宰。若你的富朋友就喜欢被你依赖、就喜欢为你服务,那你也要把客气话说到位,人家不让你请是人家的事,但你说不说感谢的话是你的事。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