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以什么意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指的是哪个海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20 19:14:24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以什么意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指的是哪个海(1)

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选录了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首诗是否押韵?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韵字分别是:海、峙、茂、起、里和志。

海:呼改切,上,海韵,晓。之部。

峙:直里切,上,止韵,澄。之部。

茂:莫候切,去,候韵,明。幽部。

起:墟里切,上,止韵,溪。之部。

里:良士切,上,止韵,来。之部。

志:职吏切,去,志韵,照,之部。

由上可知,这六个字在中古的韵部分别是海、止、候、止、止、志,在上古的韵部分别是之、之、幽、之、之、之。那么,汉末的诗采用的是上古音韵还是中古音韵?上古音韵。一般来说,上古音韵的涵盖年代是先秦到两汉,而中古音韵的涵盖年代则是魏晋至两宋。由此可知,《观沧海》是押韵的,押的是上古音韵中的之部。由于古今音变化很大,所以我们现在读起来就没有押韵的感觉了。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茂押韵?

无独有偶,魏文帝曹丕的《钓竿行》与之情况类似: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

楩楠千馀尺,众草之盛茂。

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

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其中,有、纪、起和齿都属于之部,而茂属于幽部。何解?

明代的陈第在他的《毛诗古音考》里面提供了答案:茂,音牡,后转为美音。魏武《步出东门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魏文《钓竿行》“楩楠千馀尺,众草之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盖由牡而美、由美而茂矣。按照陈第的说法,茂在这里应该读作“美”。

那么,问题来了,美属于脂部,也不属于之部,为什么能押韵呢?那是因为在上古后期,之部和脂部联系密切,而且古体诗用韵远没有近体诗那么严格,完全可以邻近韵字通押。

综上所述,《观沧海》是一首押韵的四言诗,韵部是上古音韵之部和脂部,韵字分别是:海、峙、茂、起、里、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以什么意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指的是哪个海(2)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