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意思是: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
这并不是懦弱无能,也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箕子名胥余,他身为商朝宗室,是帝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居太师之位,被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我们都知道,自从殷纣王迷上苏妲己过后,花费巨资修建鹿台,整天迷恋酒池肉林,夜夜笙歌、通宵达旦,荒废朝政。
箕子不忍心看着商朝的江山就这样毁了,于是进宫面见纣王,劝谏道:“大王身为一国之主,应该勤政爱民,不应该沉迷于酒色,贪图享乐!”
纣王
纣王喝得正高兴,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大胆,孤王贵为一国之君,怎么治理国家,难道还要你教吗?再说当今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孤王不趁此机会好好享受享受,天天听你们几个老头头唠唠叨叨,烦死了!”
“大王……”箕子还想说什么,却被纣王打断了。
“行了,不要不识抬举,打扰了孤王的雅兴。再啰嗦,孤王就把你关起来……”
“大王……”
“行了,来人了,把这个不识抬举的老头子关起来。”
就这样,箕子被纣王关起来,严刑拷打,受尽了折磨。等到纣王气消了,才把他放了。
纣王修建鹿台,沉迷于享乐
后来,纣王越来越大胆,发明了炮烙等刑法,*死比干、姜皇后等人,人神共愤。
有一天,纣王彻夜饮酒作乐,醉得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分不清白天黑夜,于是问身边人:“现在是何年何月?星期几?是白天还是黑夜?”
身边人一个个早也醉得不省人事,一问三不知。
于是纣王又问箕子:“叔父,现在是何年何月?星期几?是白天还是黑夜?”
箕子心里清楚:“作为一国之君,喝酒喝到不知年月,不问寒暑,不知昼夜,这个国家已经危险了;作为国君身边的人,和国君一样糊涂,不知年月,不问百姓死活,百姓就危险了;身为宰相,所有的人都不清醒,只有我一个人清醒,那我就危险了。”
于是假装喝醉了,什么也不知道,后来干脆披头散发,装疯卖傻,这才躲过一劫。
箕子劝谏无果,只得独善其身
再后来,武王率领天下诸侯反叛,带兵攻入朝歌,纣王在鹿台自焚,商纣灭亡,成汤六百年的江山就这么毁了。
周朝建立以后,武王派人来请箕子,希望他出山辅佐武王,但是箕子不愿意做周朝的子民。于是带领弟子与一批商朝的遗老一大批人,匆匆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
据说,箕子一行到了黄海边,便乘了木筏向东飘去。几天后登上了一岛,因见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明丽景象,便将那地方叫做朝鲜。从此,箕子带领的五千余人在那里定居下来。相传箕子到朝鲜后便建筑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布、烧陶编竹,还施用八种简单的法律,来防止和解决人们的争执。并把故国的文化传播开来,把围棋传向四面八方。
纣王不听劝告,终于亡国
后来当周武王知道箕子远避东方时,便派人到朝鲜封箕子做朝鲜的国君,并邀请箕子回乡探望。武王因而封他为朝鲜侯,不把他当臣下看待。这时箕子已经52岁。后来箕子从朝鲜回到国都前来朝见周天子姬发。在途经商故都殷商都城遗址,只见原来的宫室已经残破不堪,有些地方种上了庄稼。心甚伤之,欲哭而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亡国之痛,涌上心头,只好以诗当哭,乃作《麦秀歌》,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悔恨商朝亡国。这里“狡童”系指纣王,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这般天地。
所以说,有时候“独善其身”并不是懦弱,而是为了明哲保身。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辞典》《孟子·尽心上》《全历史·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