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花你就红来
杏花花你就白”
“山丹丹开花背洼洼开
有了心思慢慢来”
中国民歌看山西,山西民歌看左权
国家非遗开花调传唱千年
让万物皆可“开花”
左权素有“歌舞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这里还是清凉夏都、红色圣地……
《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
今天(9日)在山西左权举行
跟着央视新闻打卡笔记走进
左 权
01
各种“花”都在左权开
左权是颇具盛名的“歌舞之乡”,早在明朝时,就有史料记载这里的人爱唱歌:“辽居太行山巅,万山深谷之中……而比户弦歌,文风颇盛。”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左权民歌远近闻名,发展至今种类自成体系,有山歌、小调、号子、套曲、小花戏和吹打等多种民间音乐体裁,其中以开花调最具代表性。
左权引以为傲的“开花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独特的是,开花调“万物皆可开花”,随地取材,即兴而歌。所有唱词一律以“花”为中心,以“开花”为比兴。
开花调民歌构思精巧,语词新颖,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像花一样美好。
第一次听左权开花调的人,一定会对可可爱爱的“开花花”感兴趣:
“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
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啊格呀呀呆”
“门搭搭开花扑来来,门外走进哥哥来
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照见俺圪蛋儿亲”
开花调第一句起兴,第二句便直奔主题,开的“花”不仅有植物之“花”,更有各类日常物品之“花”,连玻璃、灯盏、月亮也可以“开花”——“山药蛋开花结圪蛋,圪蛋亲是俺心肝瓣”“灯盏盏开花满满地油”……
02
左权孩子,从小就会唱
“万首民歌千出戏”的左权是名副其实的“歌窝子”。
开口唱歌,是左权人抒发情感的方式。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都市舞台,一曲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歌总是令人心情愉悦。而且不夸张地说,左权的孩子,从小就会唱民歌。
左权人只要一开口,什么歌都不在话下。是农民,是歌手,也可能是rapper,随时随地都能来上一段freestyle。
今天的左权民歌不只有传统腔调,民歌还会与不同类别的音乐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形成独特魅力的新民谣。
并且歌曲内容不断更新,既能描绘美丽山川,又能表达丰收喜悦,还能歌颂美好生活。
03
萌萌的“啊格呀呀呆”
沟壑纵横的太行山地貌,造就了左权人大胆直白、爽快简洁的性格,岁月的积淀养育了勤劳淳朴的左权人。就像万物皆“开花”的表达方式,不仅是左权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左权话属晋语,承载着底蕴厚重的地域文化,左权人一张口说话就萌萌哒,个性十分鲜明。
左权人说话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晋”“敬”,“门”“萌”不分;左权人还把好多词通通都儿化:梨儿、刀儿、鸡儿、鱼儿,还将许多词尾该带“子”的词统统省掉“子”字,比如:“尺子”读作“尺”,“茄子”读作“茄”,“筷子”读作“筷”。
左权话中那些特有的说法更是显得形象生动。
譬如极具“山药蛋派”风情的“圪( gē )”字广泛运用,“圪蹴”就是“蹲下”,“圪廊”就是“胡同”,“圪吃上一圪星儿哇”是说“将就着吃一点点吧”。
左权人夸你俊俏,说“俏飒飒哩”,把狗尾巴草叫作“毛毛狗狗”,你穿的衣服要是很黑,准会说:“黑不唧唧,穿哩像一甚呢。”
很多词语又取其意而非直指,“被子”叫“盖的”,“褥子”叫“铺的”,“零食”叫“小吃的儿”,更把“沙棘”称作“酸溜溜儿”……
“呆”是左权方言中用法最为讲究的一个代词,是对亲切的人或熟人的亲昵呼唤。在很多左权民歌中,尤其是男女对唱的爱情山歌里,一个“呆”字承载了多少深情蜜意,在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左权人还喜欢用叠词,民歌中的门搭搭、板凳凳、亲哥哥等是左权话的生动体现,加上句尾“啊格呀呀呆”“亲呀亲呀格呆呀格呆”等衬词衬句,朴实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