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对于提升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拥有了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新学期伊始,我们一起来看看预习、复习方法及整理笔记的秘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4种预习方法
1. 认真看教材
通过认真阅读教材,提前熟悉知识点、公式。这种方式是最传统、最普遍、最常用的预习方式。
优点
简单明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
缺点
课本内容稍显单调,预习形式缺乏变化,容易走过场,实际没有学会。
2. 做题式预习
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用做题来检测预习的效果。起码要做到会做教材后的前几道习题。
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上课后老师讲到这里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就行。
优点
将预习的效果落实到实处。有助于巩固预习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缺点
1、考验学生的自觉性。惰性使然,不是作业,学生可能懒得做题。
2、更考验学生对各科的学习兴趣。偏科的学生可能只愿意凭个人喜好,有选择性地做题。
3. 背诵重点课文
“部编”新教材中古诗词、文言文等背诵篇目比重大,为了减轻上课后的负担,我们可以先试着背诵古诗、古文等。
优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尝试诵读、背诵重点课文,通过预习可以加深记忆、加深理解。
缺点
在没有讲解和学习情况下的提前背诵,常常就靠死记硬背:在缺乏理解的情况下盲目记忆,可能会耗费过多时间。
4. 讲授式预习
由下图的“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传统方式的听课、看书都属于被动学习,而令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当老师,将所学传授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