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ǒu pián zú zhī
解释 犹手足胼胝。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
例子 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手胼足胝是中性词。
反义 细皮嫩肉
词语解释
手胼足胝[ shǒu pián zú zhī ]
⒈ 犹手足胼胝。
千篇国学 QIANP.com
引证解释
⒈ 犹手足胼胝。参见“手足胼胝”。
引明 刘基 《拙逸解》:“大禹 治水,手胼足胝。”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东渐西被朔南暨,手胼足胝难委虵。”
千篇国学 QIANP.com
国语辞典
手胼足胝[ shǒu pián zú zhī ]
⒈ 手掌和脚底长满厚茧。形容操劳勤苦。也作「手足胼胝」。
引《封神演义·第二三回》:「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
《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只是太平丰盛的时候,人虽是手胼足胝,他心里快活,外面便不觉辛苦。」
- 字面意思:
- 手胼(pián):手掌因长期摩擦而长出的厚茧。
- 足胝(zhī):脚底因长期行走而生的硬皮。
- 整体含义:
- 形容长期辛勤劳作,手脚磨出老茧,引申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 近现代多用于赞美劳动者或创业者坚韧不拔的毅力。
2. 典故起源
出自《荀子·子道》:
“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手脚磨出老茧,辛勤劳作以赡养父母。)
- 背景:
- 荀子通过此句强调孝道需付诸实际行动,而非空谈。
- 后世儒家以此典故推崇身体力行的奉献精神。
3. 用法与例句
- 古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农民、工匠等体力劳动者的艰辛。
- 例:《史记·李斯列传》载秦民“手胼足胝,面目黧黑”,形容修筑长城的劳苦。
- 现代用法:
- 可形容科研工作者、创业者等群体的长期付出。
- 例:
- “这位科学家手胼足胝三十年,终在量子领域取得突破。”
- 乡村振兴报道:“村民们手胼足胝,将荒山变成果园。”
4. 文化内涵
- 劳动价值观:
- 体现中华文化对脚踏实地、自力更生的崇尚。
- 道德隐喻:
- 与“天道酬勤”“民生在勤”等思想一脉相承。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栉风沐雨 | 好逸恶劳 |
筚路蓝缕 | 坐享其成 |
躬耕陇亩 | 四体不勤 |
6. 常见误用
- 错误读音:
- “胼”误读为“bìng”,“胝”误读为“dǐ”。
- 错误写法:
- 误作“手胝足胼”(固定词序不可调换)。
总结:
“手胼足胝”以身体印记见证奋斗历程,既是古代劳动者的真实写照,也是当代精神的永恒象征。
名句延伸:
《诗经·豳风·七月》:“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先秦农事诗与“手胼足胝”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