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去外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远离家人生活,感受同龄人的尔虞我诈,以及初步感受成人世界的残酷(学校老师的圈子在成人世界里算是小儿科)。
其实本来在本地上大学,效果也是有的,但是因为现在高中生就普遍住校,跟本地上大学的区别已经不大了,因此在本地上大学的意义有限,真想体会,还是去外地上大学比较好。
因为上大学普遍课业负担减轻(相对于高中),升学压力也变小了(不是人人都考研,也不是人人需要从大一就准备考研)。因此,正是二十郎当岁的年纪,未来有着无限可能(想象中),可以第一次以完全成年人的视角感受人生(高中生就算满18岁了,也是要受父母管的)。虽然在别人看来还是孩子,但是又向往着成人世界,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认知也是逐渐从孩子过渡到成年人,这种割裂的心态将贯穿整个大学时代。
上大学会遇到以下事情,能独自处理了,可以说明心态已经转变成大人了。
首先,经济管理能力。
每个月的生活费怎么花,怎么能吃得好还过得舒服,同样是2000块钱(约数,不确定)生活费,有的人三天花完大部分,剩下时间吃土;有的人过得很精彩,甚至还能攒下钱;更有人中龙凤,直接在大学里创业做生意(东哥不常有,东哥的后继者有的是)。
其次,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大学就是个小社会,以成年人的方式对待老师和同学,很多人会碰壁,也有很多人会如鱼得水。学生会混一混也是可以的,只要别耽误了学习。在一个举目无亲的环境下,能自己混出头(相对)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大学比起社会来,还没有那么黑,凭借个人能力,还是有机会拿到一定荣誉的(比如入党)。
再次,远离家庭独处的能力。
可别小看这种能力,很多人大学之前很少出远门,就算出远门也是跟父母一起。自己完全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存大半年,离别之苦可是实打实的,更夸张的还有4年时间回家1、2次的,这也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以后工作求学去外地或者国外,这都是很好的预演。只有远离家的港湾,才能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最后,独自学习能力。
大学里没人逼你学习,哪怕挂科也只是毛毛雨(被退学的不算)。这跟高中被老师家长逼着学习完全不一样,自己独自学习的能力,在今后的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总结,上大学的意义大概总结了这么多,没有上过大学,就只能在社会上学习,社会可比大学残酷多了。
公众号:【尼布尼布】,感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