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舌头练成金钥匙 往后走哪都能开好门
老话说好男儿口能走马,真正的本事不光在拳头上,更在舌头上打转。
那些能在人堆里挺直腰杆说话的男孩,不是天生嘴皮子利索,而是爹妈早早在生活里埋下了火种。
第一把火:让饭桌变成练兵场
别急着催孩子扒完饭写作业,每天留出十分钟全家唠闲嗑。
让孩子说说操场上的新鲜事,讲讲课本里的糊涂账。磕巴了不打断,说岔了不笑话,就像揉面团似的把他的话越抻越长。
日子久了,孩子自然能把零碎念头理成串,开口就是一篇小文章。
第二把火:往眼睛里存故事
周末带儿子蹲在公园看老头下棋,挤在菜场听摊主吆喝,趴在工地看工人砌墙。回家路上让他当小老师,把见着的热闹说个明白。
看多了人间百态,眼睛里有了活水,张嘴就不怕没词儿。真正的口才不是背稿子,是把生活嚼碎了吐真金。
第三把火:把失败当糖嚼
头回上台结巴了,别急着安慰"下次就好",要笑着夸"比上次多说了三句"。
竞选班委落选了,不说"咱不稀罕",改问"这次学到啥新招"。男孩的脸皮得磨厚了,才敢在人前亮嗓子。就像打铁的火候,淬过冷水才能出好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