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
——姚合《寻僧不遇》
落花入水煎茶,松间清风醒酒。寻僧不遇,却得闲趣二三。人生许多妙处,原在“不期而遇”与“恰好错过”之间。
10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寒食百姓禁火,但宫中却特许燃烛,轻烟随风潜入权贵门庭。一诗道尽帝王恩宠的微妙,亦暗讽世间不公如烟,无形却无处不在。
1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月人间春色已浓至极,繁华落尽,山中寺庙的桃花才开始盛放,天地自有其节奏,何必囿于人间时序?邂逅迟来的花开,也不失给倦客有一缕温柔的慰藉。
1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落叶萧萧,长江奔涌,秋意裹挟着亘古的苍茫。杜甫立于高处,望见的不止是山河,更是天地浩荡与人生孤渺的无可奈何。
13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拨棹歌·其一》
寒夜泛舟,鱼踪难觅,唯有一船月光相伴。垂钓无获,却得满目清辉,世间得失,有时竟不如一场心境辽阔。
14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秋夜独坐》
秋雨淅沥,山果悄然坠地;孤灯如豆,草虫低吟浅唱。独坐的夜晚,品味着,细味着,这稀稀碎碎的微声响皆成天籁,寂寞亦生出诗意。
15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顾况《听角思归》
夜阑人静,肝肠寸断之人无处倾诉,起身只见残月孤悬,身影在月下徘徊。羁旅愁绪,化作月下独行的脚印,深深浅浅,尽是离殇。
16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
——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四六》
做个无所求、无牵挂的人,内心自在,粗茶淡饭亦逍遥。寒山以禅意点破:真正的快乐,原是放下执念后的自在。
17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偶入竹林,邂逅高僧,与其对坐闲谈,半日光阴倏然而逝。浮生碌碌,能“偷”得片刻宁静,也算是红尘中难得的清福。
18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行留客》
劝君莫害怕山云会湿衣,即便晴日入深林,你看那雾霭亦会沾湿你的衣衫。人生漫漫,前行之路难免风雨,何妨怀抱诗意,勇敢前行。
19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笛声化成梅花,随风散落关山。戍边征人听曲,恍见故乡梅花如雪。塞外苦寒,唯有将一缕笛音,和着铁血与柔情悄然缝合,宽慰一颗孤苦的心。
20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岑参《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身似浮云缥缈无拘,心如溪水清澈见底。修道之人的境界,未必是避世,而是在喧嚣中修得一片云水禅心。
21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山窗外的幽竹始终苍翠,清荫如旧,静待主人归来。草木有情,比人更懂守候。漂泊者终将明白,世间最暖的归处,不过是一隅竹影,半窗心安。
2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湖东春色醉人,绿杨垂丝掩映白沙长堤,景色这边独好。白居易踏春而行,脚步迟迟,并非路远,只因贪恋这人间江南烟雨里的温柔。
23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卢纶《宿澄上人院》
若你心知归处,千山万径皆是通途。禅机在此,执念如迷雾,放下方见云开。人生的困顿,往往不是路难行,而是心境还未明朗。
2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静坐岸边,看着垂钓者悠然自得,心中涌起一股羡慕之情。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我却只能徒然羡慕。孟浩然以渔喻仕,道尽文人进退两难之态,欲入世建功,却恐尘网缠身;欲归隐江湖,又难舍青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