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东海之滨有个叫朱买臣的穷书生。他每日上山砍柴,怀里却总揣着竹简,边砍柴边读书。山间的樵夫们都笑他是个痴人,连他妻子崔氏也日日埋怨:"你这般读书,能读出个什么名堂来?"
那年大旱,朱买臣砍的柴卖不出价钱。崔氏终于忍无可忍,将一盆洗脚水泼在地上,指着水渍说:"你我之情,便如此水,今日我定要改嫁!"朱买臣跪地哀求:"娘子且慢!待我考取功名..."崔氏冷笑:"你若有出头之日,我甘愿将这泼出去的水收回!"崔氏改嫁给了邻村的屠夫。朱买臣从此更加发奋,常常读书至三更。有天夜里,他在油灯下昏昏欲睡,忽见一条金龙从竹简中飞出,绕梁三匝后钻入他的天灵盖。第二日醒来,他竟能将整部《春秋》倒背如流。
三年后大比之年,朱买臣高中状元。皇帝见他才华横溢,钦点为会稽太守。赴任途中,他特意换上破旧衣衫,来到崔氏新家门前。那屠夫正在院中*猪,见来了个乞丐,抓起*猪刀就要赶人。崔氏从屋里出来,认出是前夫,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朱买臣命人取来一盆清水,当众泼在地上,对崔氏说:"当年你说若能收回覆水便与我复合,今日可能做到?"崔氏跪地痛哭,十指拼命抓挠青石板,却连一滴水也捧不起来。朱买臣长叹一声:"覆水难收啊!"说罢拂袖而去。
后来崔氏羞愧难当,投井自尽。那口井从此变得古怪:每逢阴雨天,井水就会自动漫到井沿,像极了当年那盆泼出去的洗脚水;若是有人想打水,水位就会立刻下降三尺。老人们说,这是崔氏在井底日日尝试收回覆水的缘故。
朱买臣在会稽任上爱民如子,活到九十九岁无疾而终。临终前,他对着铜镜喃喃自语:"早知今日,当初那盆水..."话未说完便咽了气。仆人发现镜面上突然浮现水纹,仔细看去,竟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年轻时的崔氏正在泼水,水滴悬在半空,永远落不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