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医保都有错误认知,以为医保就是万能的,一有头疼脑热、大小毛病,去医院看病,最后都能通过医保来报销医疗费用。
医保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减轻一些医疗费用负担,但很多时候,医保并不能完全覆盖到大家所有医疗费用。
比如在医院住院花费3000元,可能通过医保,最后只能报销1000元。这就说明,有些钱是没办法用医保报销的。
但好多小伙伴又不是很清楚哪些情况不报销,很多人都是佛系报销,能报则报,不能报也就算了。
今天小友就来介绍一下医保的“四不保”,小伙伴可以在以后的医保报销中,做到心中有数。具体内容如下:
起付线以下不保
封顶线以上不保
个人自费部分不保
个人自付部分不保
《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其他不保
一、起付线以下不保
起付线,就是医保的报销门槛,一般从100元到1800元不等,各区域不同、门诊和住院不同、各等级医院不同。
假如每年的医疗费用未超出起付线,那么就只能完全由个人支付。
例如:
北京的员工医保门诊起付线是1800元,初次住院的起付线是1300元
北京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的起付线分为两档:一级及以下医院是100元、二级及以上是550元,住院起付线也是依据医院等级不同而不同,从300元到1300元都有。
二、封顶线以上不保
封顶线,即医保的最高付出金额,超出封顶线部分的费用,完全由个人付出。
每个区域封顶线会有差异,北京的员工医保门诊封顶线是2万,住院是10万;可住院10万封顶的确不多,遇到大病必定不管用。
因而,各地在此基础上还会再有一个“大额医疗费用合作基金”,但这个合作基金一方面还是会有封顶线,比如北京是20万;另一方面,有些区域会设疾病目录,只有目录内的疾病才能用这个基金,不在目录内不能用。
三、个人自费不保
去医院看过病的会发现,开的药后边可能会标上“甲类”、“乙类”、“丙类”这样的字样,甲类药100%报销,乙类药是部分报销,丙类药一点都不报销,这就是医保的“药品目录”。
一般来说,进口抗癌药、靶向药、新特效药都归于丙类药,全自费。
除了“药品目录”,医保还有“治疗项目规模目录”、“医疗效劳设施规模目录”,比方医院的特需门诊、特需病房就不在社保报销规模内。
四、个人自付部分不保
个人自付部分不保指的是即使是归于社保报销规模内,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也依然有一部分费用,需要个人承担费用,这就是医保的报销比例。
一般来说,需要个人按比例承担的费用在10%-50%之间,一般医院越好(等级越高),报销的比例越低,个人承担的比例就越高。
以北京为例:
医保在职员工去社区医院门诊就医,报销比例是90%,其他定点医院的报销比例为70%。
医保在职员工住院治疗,一级医院最高可报销97%,三级医院最高报销比例为95%。同时,本年度第1次住院的起付线为1300元,第2次及以后每次起付线为650元。
医保退休人员去社区医院门诊就医,报销比例同样是90%,如果去其他定点医院,70岁以下退休人员报销85%,70以上退休人员报销90%;
医保退休人员住院,花费不同的医疗费用,去往不同等级的医院,报销比例也不相同。起付线同在职员工。
具体可见下方表格:
五、《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其他不保
除了上述的四不保,我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1、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医保不予报销。
举个例子,老王与小刘发生争执,两人大打出手,一人骨折脱臼,一人眼角充血。这种情况医保不予支付。
2、属于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医保不予报销。
3、属于公共卫生,医保不予报销。
重大疾病、传染病(例如:结核、艾滋病)等的预防工作,免疫接种、健康体检等项目属于公共卫生范围;
4、出国治病、境外就医,医保不予报销。
六、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医保是很重要很有用的基础医疗保险,但并不能“保全部”,个人在医保之外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保障资金或者保险,以备不时之需。
说了这么多,你还敢把所有的风险都寄托在医保的身上吗?
“医保 商保”的组合,才是更完美的保障体系!
关注@保哥闲聊,了解更多保险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