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记,不用那么复杂的,就是我们以为总评叫“优”,每一项就叫“优、优、优”,是不是?
不是的,总评叫“优”,是“优、优、良、良”,加在一起也可以叫“优”,就记这个东西就好了,细项要看,它的“良”是哪一个。
- 看气囊数量、钢材强度
当然了,中保研不是对所有的车子都进行测试过的。
比如说:销量比较好的轩逸、朗逸就没撞过,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其他的指标来判断安全性了。
土话这么听听:气囊个数一般情况下是越多越好的。
正面安全气囊2个、前排侧面侧气囊2个、头部气帘2个,这些已经比较基本了,一共6个了,对吧?像是刚才讲到的朗逸、轩逸,2022款全系都把这些气囊都给配齐了。
还有一些车型还有后排侧气囊、膝部气囊、副驾坐垫气囊,这些都有,都是好的,多多益善。
除了气囊个数,还可以看的另一个指标什么?钢材强度。
重庆理工大学王鹏有篇硕士论文,找到了,分享给你看一下,《25%正面小偏置碰撞下某车型车身结构和约束系统仿真研究》,上面做了个模拟。
在25%正面小偏置碰撞测试当中,一开始A柱、门槛边梁用的是2根340MPa的、2根410MPa的钢材,测试成绩“差”。
然后,你看,刚才300、400,对不对?它给你改成直接就是1200MPa的钢材。
这就猛了,1200MPa什么概念?相当于一根手指头上,往上顶8台帕萨特,就是这么个强度。
1200MPa上了,「啪」这么一撞,就是乘员舱变形明显减少、A柱弯折减少,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显著,成绩直接提升到良好了。
你看,同样都叫“钢”,手敲敲,手都是会痛的,撞起来可是相差大了,340MPa和1200MPa,不好说了。
正面碰撞的时候,这些“关键位置”的钢材强度越大,乘员就越安全,某些意义上来说,比气囊还要重要一点的。
现在不少车型的官网宣传页面都有介绍的,要关注的就是厂家对于“高强度钢”的定义,不同说法都不一样的。
我个人是比较推荐就看多少MPa,因为现在营销学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极限强度钢、超极限强度超高钢……我反正就看数值。
比如说,雅阁的宣传页这么说:车身使用了49%的高强度钢材,其中在A、B柱的位置使用了980MPa的高强度钢。
再比如说:马自达3,宣传页说自己用了6%的1800MPa的超高强度钢,5%的1310MPa的超高强度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