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新能源迎来了新的一轮牛市。
这得益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这几年是成长风格的牛市,价值、红利等指数则大幅跑输市场。
新能源作为成长风格的典型代表,自然也搭上了快速上涨的顺风车。
另一方面,在这两年里,新能源在整个能源行业的渗透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其实新能源的「新」,只是相对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来说的。
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都是十几年前就出现的。只是前期成本比较高,导致渗透率比较低。
不过,2020-2021年,这种情况出现了转变。
由于海外能源危机的影响,传统能源(如石油、煤炭等)价格大幅上涨。
而新能源领域,随着相关技术的提升,单位成本逐渐下降。
这导致新能源在能源行业的渗透率逐渐提高。
整个新能源行业的盈利和收入增速都处于很高的水平。
这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新能源指数从2018年底的1071点,涨到2021年的最高5128点。
在这一轮牛市中,新能源指数的上涨超过了4倍,涨幅丝毫不亚于2014-2015年的牛市。
估值也同样超过了2015年牛市的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估值。
不过,万物皆周期。
牛熊交替是常态,市场风格切换也是常态。
不论是整个大盘,还是新能源等主题指数,都是如此。
2021年之后,价值风格开始强势,成长风格如新能源则要相对逊色一些。
加之,随着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上市公司的体量逐渐变大,盈利增速明显放缓。
这导致了,2021年之后,新能源的估值开始逐渐回落。
新能源指数,也从高位的5128点,下跌到2023年9月21日的2318.77点,可以说是腰斩了。
新能源指数中,工业、材料等行业占比高。
这种情况下,参考市净率也OK。
下图为过去新能源指数的历史市净率走势。大致在2.5倍市净率以下回到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