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溪流中路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流”所谓流。
其一:找流
说找流之前,我们先来简要了解了下马口鱼的生活习性:“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为肉食性鱼类。
马口鱼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底质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在静水湖泊及江河深水处皆少见。
这是百度百科上对于马口鱼生活习性的一段简介,从中不难看出,马口鱼对于水的溶氧量要求较高,它们喜欢集群在急流中觅食、栖息在流水区中相对静止的区域,完全静止的区域中是很难发现马口的踪影的。
所以我们要找水域中有“流”的地方,重点施钓,如水坝下、水库湖泊的和入水口和出水口、河道中河床落差形成急流或缓流区,以及水中急缓交接、深浅交界的地带,这样的地方,往往是大马口们理想的栖息地,把亮片抛出,钓获马口只是时间问题!
其二:利用流
俗话说: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对于溪流路亚马口也同样适合。如何才能很好的利用水流呢?这就要充分考虑流水对于亮片和对马口的影响。
在流水中作钓,笔者更喜欢勺型亮片,相比柳叶型,勺型亮片虽然阻力大,切水性稍逊一筹,但勺型亮片在急流中的泳自更为稳定,可以较好的保持在特定的水层,而柳叶型的亮片因为太过流线的设计,往往会被流水冲至水表,从而钓效大打折扣。
而在相对较缓的区域中作钓时,可以快收使柳叶形亮片帖水皮游动,马口见到后,便会快窜起,炸水着钩,钓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玩儿出水面系的感觉来。
在此向各位get一个小小窍门,那就是在流水中作钓时,在得知标点有鱼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收线,可以让水流带动亮片摆动,使亮片通过水的冲力,悬浮在水的中层,以这样以逸待劳的方法,来静待马口咬钩。
抛投的方向一般是垂直于流水方向,让亮片逆流而上,在作钓水域有大石块阻隔形成的濑区时,也可以选择切流、顺流的方向进行抛投。这就需要钓者根据实际作钓的实际环境,适时进行调整,在此不在过多赘述。
在溪流中操控亮片时,除了匀速收线外,更好的手法应该是慢收伴随着停顿加小抖或者小抽。如果亮片匀速或者快速移动,在马口活性较低时,就可能造成只跟不咬。
太慢的话,泳姿不够风*,吸引力大减,太快的话,马口无法定位亮片的相对位置,就无法掌握最佳攻击的时机。所以综上所述,路亚马口,对亮片最理想的操控手法便是:停一停、抽一抽,快慢结合之间,引得马口争相撕咬!
对于自然界中的捕猎者来说,弱肉强食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天性。当然,对于马口也不例外。在它们捕食的过和中,那些游速度较快,身形敏捷的饵鱼对于马口来说,虽然也能捕获,但往往需要花上一番功夫,消耗掉不少的力气。
相较来看,往往那些受伤、濒死的小鱼,会成为马口们最为喜欢追咬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拟饵在水中扮演一个走走停停的弱者姿态,在流水中挣扎的猎物的更能激发马口的捕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亮片在水中变成一条受伤挣扎的小鱼。
缓流区应该怎么操控亮片上面说了在流水区的作钓方法,那么在缓流区应该怎么作钓呢?笔者个人认为还是慢收加停顿加小抖的组合手法依旧适用。
因为缓流区相对来说要深上一些,所以在这时候要选择克数相对来说大上一些的亮片如3.5克、5克,在亮片入水后,可以稍作读秒,等其落入理想的水层。
接着再配合前文中讲到的手法,重点收索深浅交界处,缓急交界处的地带,且在亮片经过这些重点区时可以适当的抖动竿身,使亮片在水中呈“不规则”的濒死状,等待马口冲上来捕食。
除此之外,在缓流区的浅滩上作钓时,将亮片贴着水皮儿收,并带出水纹,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