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柏林也不是普通人,他曾在中央警卫团干部大队一中队担任过*身边的贴身警卫,对*的感情更是极为深厚,在1962年,他因为工作调整来到了塔城巴克图边防站,并且担任站长的职务。
在工作中,柏林更是认真细致,完成好每一项中央交代的工作。
这次回到边防站的路上,他透过挡风玻璃,看到巴克图山棱角分明,像是卧着一个人。
他大致一看,觉得这座山和*很像,无论是头、眉骨还是鼻子和嘴巴,都和领袖非常接近。
最为“惊人”的是,下颚的那颗痣,也和*非常相像。
柏林赶紧让人停车,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同车的战士们。
大家纷纷驻足眺望,发现此山真的像是*静卧在那里,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则消息就这么在塔城市内不胫而走,从部队流传到百姓中间。
大家都非常激动,很多塔城的市民都纷纷去挑选最佳的观望位置。
塔城报社的记者也闻讯而来,他们拍摄了很多张各个角度的照片,这件事就这么从新疆传到了全国,很多媒体都纷纷报道。
塔城人民也这样认为:*王席生前就十分关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在逝世后化做青山守护在中国的西部边疆,他老人家要亲眼目睹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巧合更加促进了大家了判断。
有塔城人做过一次粗略统计: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到塔城的的毛公亭,大概有8341里路;毛公亭所在的经纬度,又正好是东经83度、北纬41度,这和“8341部队”也能联系到一起去。
老一辈的塔城人民都能感受到,正是*的关怀,塔城才能越来越好。
塔城市现在也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大家庭,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也促成了语言相通和饮食相通,一个民族的同胞会说好几种民族的语言也是常有的事情。
由于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多游人会来到塔城观光,再看看“伟人山”,感受着塔城人民对*的敬意。
很多来过塔城的人都能感受到,塔城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多民族水乳交融,荣辱与共,这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而巴克图的名气也同样渐渐大了起来。
在历史上,巴克图有百年的通商历史,可因为比较小,也时断时开。
如今,巴克图口岸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它也变成了一个稳定、持续通关的口岸,在很多援疆干部的努力下,巴克图口岸焕然一新。
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短暂,可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始终能够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