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栅格非常适合编辑内容,仪表板、图像、视频、数据可视化等。对用户而言,缩放事物的大小比缩放可见事物的数量更为有用。
在每个断点处,列数是固定的,在断点范围之间,实际列宽是栅格区域百分比缩放,而不是最小单位倍数。内容区域是动态运动,就需要运用栅格系统。
混合栅格
内容区域流动和固定栅格组合也是常见的做法,混合栅格既有流动的宽度,也有固定宽度。混合布局对用户十分友好,如下图左侧是固定栅格,右侧是流动栅格。
在初期,网页使用的是绝对静态布局为主。静态布局中如果用户的屏幕大于或小于设计预期,结果会出现的滚动条,过长的行以及对空间的不良使用。后随技术发展,为了兼容各种浏览器,出现了针对各设备适配的解决方案,自适应布局。
后来移动互联网爆发,html5 标准发布,与移动设备、平板电脑和智能设备(游戏机)等需要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用户希望能够使用各种设备访问任何网站,结合自适应的思想,出现了响应式布局的概念——2010 年由 Ethan Marcotte 提出。
自适应
自适应布局是网页内容根据设备的不同而进行适应,来判断当前访问的设备是 PC 端、平板还是手机,为不同终端分别提供独立的前端代码。自适应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用户在现场的各种需求,缺点是成本较高。
自适应设计即创建多个布局,每个静态布局对应一个屏幕分辨率范围。比如你对自适应网站的窗口大小进行调整,每经过一个断点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布局(页面元素位置发生改变),但在每个布局中,没有经过断点时页面元素不随窗口大小的调整发生变化。每经过一个断点,布局和位置是可改变的,也有特殊,如两个断点间等比缩放,可以保留用户在多个设备间的操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