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都在尝试实现“长生不老”。
古时候,很多皇帝会派人炼制所谓的“仙药”,以求永存于世;到了现代,也有很多精英在研究生命科学,以求延缓衰老。
但直到如今,“长生不老”依然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也正是由于对生命的敬畏,在很多人心里,其实“死亡”这个词是一大忌讳。尤其是在封建的古代,古人常常会对“生命的消逝”避而不谈。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思想开放的人开始正视这件事:“生老病死”其实是自然规律,无论谈与不谈、避讳不避讳,它总会到来。
只不过,咱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哪怕是对待“死亡”,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细致的丧葬文化。
因此,跟大家分享3个民间丧葬习俗,做小辈的可别太随意了。
一、“寿衣”的讲究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的人均寿命不长,能活到七十岁左右的人,都非常少见。因此,很多家庭在老人过了六十岁以后,就会开始准备寿衣了。
并且,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哪怕生前的日子过得再怎么贫困潦倒,走的时候也要走得风风光光的。
于是,很多人为家中老人制作寿衣时,会使用质量好一些的绸子,制作单件的寿衣。又因为“绸”与“稠”同音,寓意为后代人丁兴旺,所以寿衣通常都是比较讲究的。
二、“守孝”的细节“守孝”这种礼节,古已有之。比如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科举考试取得好成绩,名动京城,正准备大显身手时,却突然传来母亲病故的噩耗,于是赶回家守孝三年。
守孝的目的,其一是为了送去世之人最后一程,尽自己的孝心,其二也是为了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
虽然如今不像古代一样,需要守孝三年,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有守孝“五个七天”或者“守孝100天”的习俗。
三、自身的忌讳除了寿衣、守孝等丧葬中的礼节和习俗之外,在世之人尤其是小辈,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比如说剪头发、刮脸等等。
《孝经》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古人的观念中,儿女的一缕头发、一寸皮肤,都是源自父母,是不能轻易断发、损伤的。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很多皇帝都是以“孝”治国。从这个角度来说,“孝”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体现。所以直到如今,很多地区的年轻人,也会等老人的丧期过了之后,再去做理发之类的事情。
结束语亲人的离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伤心的事情,但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在世之人又不得不正视“生老病死”这件事情。因此,才会有了各种各样的风俗。
丧葬文化中的一些细节,虽然看似是封建的、落后的,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为了缅怀、送别离世之人,一方面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丧葬习俗都是不可大意、不可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