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猫咪抓伤后推迟接种疫苗时间风险大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只携带狂犬病毒的猫咪需要如何才能感染人,先说猫抓伤人感染的情况必须是一只携带了狂犬病毒的猫咪刚舔舐完爪子在没有风干前立马抓伤人并且有明显抓痕才可能导致感染,因为狂犬病毒在空气中是非常非常脆弱的,短时间内就会死亡。再就是猫咪的咬伤,狂犬病毒是一种神经性病毒,需要在一定区域复制一定数量后,通过神经系统攻击大脑,所以离大脑越近的伤口发病速度就越快,远离头部颈部的伤口是发病最慢的。比如大家看这么多年来猫抓感染的几个罕见案例,他们的潜伏期都相当长,2个月到6个月,即便再往前看上个世纪的几个不确凿的案例,平均潜伏期也有40多天,最快的靠近头颈部的23天。而现在的疫苗,身体正常的人14天100%都出抗体,而肇事动物从有传染性到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如食欲精神不振,怕光怕声等),只要3-5天,自家猫更是作为主人1-3天就能看出异常,也就是说,被猫抓后观察,出现异常去打针,到产生抗体最多19天,比最快的发病案例还提前四天,非极特殊情况没有来不及的。
3、什么情况才需要接种疫苗?
- 首先是最常见的,猫咬伤,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你感觉这只猫已经疯了,行动很疯狂那就需要接种。狂犬病不能遗传或母婴传播,只有曾被其他疯动物咬伤过的猫狗才可能携带,猫感染后潜伏期极限半年,发病后很快就死。所以,如果确定猫半年内不曾被其他疯动物咬伤过,则直接排除感染风险。这些都是不用直接打针的情况,为防自己记忆错误之类走个形式观察十日即可。
- 不能符合以上任何排除条件的情况,被猫咬伤,采用十日观察法(猫潜伏期没有传染性。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潜伏期只在神经中而不会进入唾液,只有病毒沿着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大量繁殖后,动物才会发病,繁殖出来的病毒才会从大脑进入唾液,类似于车必须先经过收费站才能下高速一个道理。而这种已经发病的动物,从发病到死亡或濒死最多10天)。注意十日观察法不是让人不打针傻观察十日(因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猫狗又不会说话,没法告诉人自己已经不舒服了,如果是靠近头颈部的咬伤,严重咬伤,万一傻等着过几天猫死了再去打针可能来不及了),而是一边打针一边观察,10天后肇事动物还保持健康,则绝对排除感染风险,终止注射剩下的两针疫苗。(非疫区省份的,来历清楚的城市市区家养肇事动物咬,如肇事时精神行为完全正常,且为远离大脑的部位的轻微划伤,可考虑先不打针直接观察,但如动物有异常要立刻去补打)。
- 猫舔了伤口或者黏膜,虽然感染案例极少,但处理方法视同咬伤,不能大意。但如果伤口的出血已经结痂,则是无风险的。
- 市区猫抓感染概率接近无穷小。除非是农村乡镇或山林野猫,或有特殊怀疑,如猫精神状态不正常,或靠近头颈部发病快假设无穷小概率观察出异常再去补打可能来不及那种,否则没必要打针。
- 注意十日观察法虽然是绝对可靠的排除方法,但只确定适用于猫,狗,雪貂。不能确定适用于所有其他哺乳动物,如蝙蝠,家畜等。另外再次强调:对于严重的咬伤,特别是靠近头颈部的咬伤,儿童被严重咬伤,一定要立刻去打针,也不要为了图省钱不打蛋白/血清。这类情况一定要一边打针一边观察,不能等观察到肇事动物出了问题再去打针,这是有可能来不及的。
- 打疫苗后的忌口和运动问题:没有任何忌口,酸甜苦辣,啤酒烤肉都可以;运动也可以正常进行,但尽量避免太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如马拉松等);生病也可以吃感冒药,消炎药等常见药品,避免糖皮质类激素和一些特定的免疫抑制剂,及中药雷公藤,奎宁等即可。
4、十日观察法
十日观察法是指被可疑的疯动物(仅限狗、猫、雪貂)咬伤、抓伤后,将动物系留观察十天(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比如中国需要先及时注射疫苗再观察),如果动物在十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证实动物不携带狂犬病病毒,则可以停止注射剩下的疫苗。
十日观察法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清楚了,但十日观察法主要还是针对事后,如果第十天可疑动物死亡再打针可能就来不及了。所以分成2种情况来讨论,
- 清理伤口后不打针,先观察的情况。1.确定肇事动物过去半年内不曾被任何发疯动物咬伤过。2.所在地区为城市市区,该地区多年没有狂犬病案例,且动物肇事精神行为正常,且动物是来历清楚的宠物猫。3.被抓咬者过去曾经打过全程疫苗,不严重的,远离头颈部的一般咬抓伤,动物肇事时精神行为正常。4.动物曾两次或两次以上按时接种过狂犬疫苗(按时指最后一次是在距今1年内),肇事时精神行为正常。这4种情况考虑先不打针直接观察。10天内猫咪行为正常,没有明显变化,即可解除风险;如中途有食欲下降,突然发狂等情况出现,请立刻去打针。
- 直接打针,如何一般接种一般观察的情况。中国是疫区,被猫狗咬/抓伤/舔伤口后,按照卫生部文件规定,是直接去打针最保险,特别是靠近头颈部的咬/抓伤(病毒感染人体后在局部停留数日,然后以每天5-100mm速度向中枢神经系统“前进”,因此头颈部咬伤发病快),动物精神不正常,主动攻击人的咬/抓伤,严重咬/抓伤,儿童被咬伤/严重抓伤,所在地区为农村乡镇山林城乡结合部的流浪,散养猫狗咬伤,过去几年有狂犬病案例的地区猫狗咬伤。类似这种情况就应该直接去打针。一边打针一边观察,10天动物还没死亡/濒死(或5-7天还无任何异常),排除感染风险。
5、被抓伤后如何判断是否解除风险
首先有一个常识,不是所有猫狗都带毒,狂犬病不能遗传或母婴传播,更不能由猫狗自身制造,宠物猫狗在现实环境中只可能是被其他疯动物咬伤才可能感染狂犬病毒。
- 被幼猫咬/抓伤无需接种疫苗。幼猫不会天生携带狂犬病毒,只可能被感染并发病的动物咬伤才会感染,幼猫被发病的动物咬伤还生还的概率几乎为0,所以被幼猫咬、抓伤无需接种疫苗。
- 被猫咪抓伤无需接种疫苗。抓伤必须是在爪子上微量唾液没有风干之前才有可能感染人,因此比咬伤感染风险小得多,特别是猫抓伤,城市中一只精神正常的宠物猫玩闹时抓伤人,感染风险为无穷小,甚至远远低于打疫苗人身意外(猝死或植物人)的概率,几乎可以不考虑,不用直接去打针,但保险起见10日观察即可。
- 自家猫咪按时接种猫三联被抓,咬后无需接种疫苗。两次或两次以上按时接种狂犬疫苗(最近一次在1年内),带毒可能性就是无穷小,就跟你注射了狂犬疫苗一样,猫咪接种过疫苗当然是安全的。
- 猫咪肇事后10天还未死/濒死,绝对排除被咬抓者感染风险。说白了就10日观察法的正确运用,世界卫生组织都说没问题,难道不比那乡村野大夫靠谱吗?
- 只要伤口没有直接接触新鲜的发病期的猫咪唾液都无需接种疫苗。唾液风干病毒就全部灭活,因此诸如抚摸猫狗,伤口碰触猫狗的皮毛(除非上面有大量未*唾液),摸过猫狗后又接触口腔,伤口接触猫狗的粪尿,给宠物治病时接触猫狗的血液等,猫狗近距离哈气,一律没有感染风险。
- 病毒不能穿过人表皮,确认表皮没有伤口即使被猫咪舔也无需接种疫苗。已经结痂的部分或被咬了几天的蚊子包,被猫咪舔也是原则上排除感染风险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无良商家,二道贩子和无知医生大肆鼓吹狂犬病的危害,导致人心惶惶谈“犬”色变,部分社会无良人员,少数愚昧群众及部分不明真相老年人等跟风起哄,传谣信谣,
在各网络媒体及微信圈等反复转发,推波助澜,导致城市市区每年数十亿狂犬疫苗浪费,几十万人本已完全确定排除感染风险的人,长期生活的恐慌中,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注:内容中一切结论,证据等,并非本人研究成果,而是来自中国疾控文件《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以及知乎,百度等渠道搜集资料整合而来,希望能给大家在养猫的时候打上一剂强心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