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监利市有一个乡镇叫黄歇镇,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镇是否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君子之一--春申君是否有关联呢,后来查询了很多资料去了解,发现还是真有一点渊源。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人(一说荆州监利人 ,一说潢川人 ,一说四川达州人, 有争议),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奔丧时,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则称黄歇是在楚幽王之时为楚幽王所*。
其实关于黄歇和春申君,现在存资料展现比较多的是苏州无锡一带,而且大家都知道上海简称申城,其实和春申君是有关联的。苏州专门有春申庙,这一点上,苏州做得非常不错,而且大家都认为春申君是苏州的第一任市长,当然以前没有市,因为春申君姓名黄歇,这一点和监利的黄歇镇就有了雷同,另外监利属于楚地,而春申君为楚国人。
《上海地名志》等记载:上海简称“申”也是源自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黄歇未封吴地之时,黄浦江也不叫黄浦江,而且这条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黄歇到后,就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不再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
黄歇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赫,深得民心。当地人纷纷以其姓或号为许多山、水、地方命名,如浙江吴兴的黄浦,江苏江阴的申港、黄田港,江苏江阴的君山也叫黄山。在上海,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
春申君死后葬地众说纷纭。一说他死后葬于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今有“春申君陵园” [38] 。一说他葬于古黔中郡开元寺(今湖南常德一带) [39] 。陈桥驿主编的《中国都城辞典》称“皇陵冢、即春申君黄歇墓,在江陵城东35公里处,泥港湖东岸”。另,今江苏苏州之人颇敬春申君,不少民众奉之为城隍,为之立神主,定期祭祀。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黄歇(春申君)曾获封地于今苏州、无锡一带,其行宫就位于今无锡城中公园,故留下来不少遗迹与后世纪念性的地名,譬如黄埠墩(今在京杭运河无锡北,为黄歇开凿无锡运河时留下的人工岛);春申涧(今在惠山山麓,黄歇骑马驻足饮水地);春申涧旁有建于汉代的春申君祠;大王基(原为纪念黄歇的大王庙,太平天国...”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8年1月7日),从昆山县东境划出春申乡等五乡设置新县,县名以年号为名“嘉定”,属平江府(府治今苏州)。今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地区属当时嘉定县春申乡,第二年春申乡更名为守信乡。
戬浜镇地域属嘉定县春申乡,后改称守信乡。清代中后期,因赈灾县署在四乡设粥厂,地属小红庙厂。清末宣统元年,厂改称乡。
中华民国19年(1930年),小红庙乡改划为戬浜、松林、万善、草庵4乡。民国35年(1946年),4乡合称戬浜乡。1949年10月,戬浜乡分为新建、长浜、戬浜、杨村4乡,属马陆区。
1954年8月,撤销马陆区,新建、长浜、戬浜、杨村4乡属徐行区,1957年1月,撤区并乡,4乡合并称杨村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杨村乡与马陆乡合称马陆人民公社。1959年,从马陆人民公社分出建立城东人民公社。1980年,改称戬浜人民公社。1983年,社政分设,戬浜人民公社改称戬浜乡。1993年2月,戬浜乡称戬浜镇。2001年7月,戬浜、马陆两镇合并,建立新的马陆镇。
因为很多历史方面的资料而言,春申君受封上海,苏州,无锡一带,在这里有所作为,这应该是无疑了,但是关于出生地一直还存在争议,现在监利市黄歇镇,只是占用了这名字的便利,希望借助名人来给当地经济和百姓带来收益,这才是我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