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了60岁以后,体内的骨质流失会越来越严重,有的稍微走几步就会出现腰腿疼痛的情况,所以很多人都慢慢的变得懒散了,基本都很少锻炼身体,然而恰恰越不运动,身体疼痛的情况就越加严重。
人们常说:饭后半小时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老年人在平时可以适量地进行一些轻度的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那么对于60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每天走多少路最佳?
年龄越大,越要多走路?老年人坚持走路有啥好处?1.改善血管弹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血管变得越来越不活跃,流动速度变慢。因此,许多中老年人会患上高血脂、高血糖和其他疾病,如需要终身药物治疗的疾病。行走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弹性,预防三种高血糖疾病的到来,特别是高血糖。
2.大脑清晰
对于从事编辑、文案、文员的退休老人,由于以前的工作原因,导致老了大脑容易健忘。这种情况可选择步行,接受户外新鲜空气,收纳好的气场,让大脑思维变得清晰、灵活,也效防止一些老人疾病。
3.促进消化
在走路的过程当中,心肺功能会进一步加强,心率提高了,对胃肠道供应的血液流量就会增大,胃肠道细胞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细胞的活力就会显著的增强。
从而能够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身体整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提高。
4.控制血压、降低疾病风险
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表示,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有利于降低血压,调节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除此之外,坚持走路还能降低血糖和血脂,降低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也发现,走路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60岁后,每天走多少步才合适?不妨了解其实每个60岁之后的人,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因此适合的步数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一些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坚持高强度运动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骨骼、肌肉都比较强壮。因此正常的活动、运动,并不会对这类老年人的身体造成影响。所以这类老年人,只要身体没有出现异常状况,就没必要限制他们走路的步数。
当然并不是走的越多越好,60岁之后身体老化速度加快,钙质会流失,部分人没有注意钙质的补充,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症。
另外,膝关节是身体承受重力最大的关节,年龄增长会让其退行性变速度加快,加上平时活动有磨损,走路步数过多不利于关节的保养。
建议60岁之后每天走路步数在3000步左右即可,这样就有足够的活动量,又不容易增加关节负担。
60岁后,正确走路,4个原则不能丢1.走路时间
早晨、上午锻炼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不建议中老年朋友在这个时间段锻炼,同时晚上光线差,可能存在跌倒风险,也不是走路锻炼的好时间。
对于中老年人或一些疾病患者来说,出于安全考虑,傍晚4-5点这个时间段走路锻炼是最合适的。
2.保护膝盖
老人可不像年轻人,怎么跑怎么走都没事。走路的时候,老年朋友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要穿好防膝盖拉伤的工具,动作不要幅度太大,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要知道,老人一旦不小心受伤,恢复起来会非常麻烦,所以要千万注意。
3.走路姿势
60岁之后想要走路来锻炼身体,应该姿势正确。在走路过程中挺直腰背,正常摆臂,才能让身体保持健康。
很多人弯腰驼背,姿势不正确,变成习惯后腰椎会变形。也有部分人单纯走路双手没有自然摆动,可能平衡无法保持良好,上半身的活动量减少,热量消耗得少,无法实现控制体重的目的。因此,要保持姿势正确,才能走得健康。
4.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
中老年人在运动前后不要忘记经常补充水分。我们人体的构造中有70%是水分,一旦身体缺水很容易造成脱水。
一般建议中老年人在运动前后注意补充200-300ml水分。一定要注意的是,我们喝水时要慢慢补充,不可大口大口地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