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什么要禁渔,2022电鱼处罚规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0:56:43

自然保护区内的江豚

长江禁渔如果能再提前10年,白鱀豚、白鲟等物种是否就能免于灭绝?这一问题值得反思。10年禁渔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依然十分必要,尤其是对刀鱼、中华鲟、江豚等现存的高危物种而言。

为什么一禁就是10年呢?一方面,禁渔10年可为常规鱼种提供2~3个世代的繁殖周期,可大幅提高渔业资源储量;另一方面,禁渔限制了人为活动,改善了长江生态,为濒危物种创造了相对理想的栖息环境,有利于物种保护。

长江为什么要禁渔,2022电鱼处罚规定(5)

长江干流捕捞量变化

早在2011年,长江干流的捕捞量就已经不足10万吨,难以满足28万渔民的捕捞需求,僧多粥少的结果必然是淘汰和出局。如果再不禁渔,长江渔民将陷入“无鱼可捕”的困局,到时候丢掉的就不仅仅是祖传的“饭碗”了,还有长江渔业的前途与命运。

因此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十年禁渔都势在必行,这是给长江生态最好、也是最可靠的保障。

长江禁渔10年后,鱼能多到什么程度?

长江十年禁渔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当禁渔结束后,长江里的鱼到底能多到什么程度呢?会不会像部分网友所说的那样,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呢?

我们都知道,自然条件下长江中存在完整的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生存斗争会淘汰掉一部分弱势群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种关系会对各个营养级的物种数量构成限制。

长江为什么要禁渔,2022电鱼处罚规定(6)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处在哪一个营养级,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资源的制约。长江的资源、空间都是有限的,鱼类不可能无限度地繁殖(即不会呈现出上图中“J”型曲线的走势),等到生物量接近或达到实际的容纳量后,物种的数量自然就会下降,来回波动,最终稳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也就是K值。

我们也可以拿四大家鱼来举个例子。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长江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堪称国内淡水鱼的“扛把子”,野生个体能长到1米多,体重可超100斤。

长江为什么要禁渔,2022电鱼处罚规定(7)

从受精卵阶段开始算起,四大家鱼一般要3~4年才能发育成熟,10年时间只够四大家鱼繁殖2~3代,远远达不到泛滥的地步。实际上,在长江水坝的阻隔之下,近年来四大家鱼的天然繁殖量并不理想,亲鱼难以完成洄游过程。历史上,四大家鱼的天然繁殖量曾达1290亿尾(1965年),但近年来已减少到不足百亿尾,和当年的盛况尚有不小的差距。

长江为什么要禁渔,2022电鱼处罚规定(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