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墓怎么被发现的,岳飞墓被挖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1:07:13

岳飞像

三 与“鬼”为邻

随着*的一声令下,西湖边刘庄草坪上的一些墓冢就搬迁了。

同时,孤山、西冷桥畔一带的坟茔也开始拆除。

1956年3月向杭州市委向浙江省委打报告:对孤山、西泠桥一带坟墓,我们决定保留不动者,有秋瑾墓、苏小小墓、林和靖墓、徐锡麟墓,苏堤西头张苍水墓、章太炎墓亦均未动。不过陶成章墓、苏曼殊墓、武松墓等十四座则被搬迁。

对于这次墓葬的拆迁,民间还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当地的一些民主人士和文化人事,向周总理提出了不同意见。

周总理也立刻电告浙江省政府,叫停了这一次拆墓运动,被拆除的12座坟墓被恢复。这一次的拆墓风波得以平复。

甚至于到了1957年,周总理在杭州接见外宾的时候,还专门指出:“苏小小墓是西湖上的一角,不要拆迁掉!”

岳飞墓怎么被发现的,岳飞墓被挖掘(9)

时间到了1964年,针对西湖旁边的墓地再起风波。事情的起源,是*的秘书胡乔木所写的一首词。

这首《沁园春·杭州感事》,是胡乔木在西湖汪庄5号楼休养时写的。

胡乔木原词是: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犹污半面妆。天共我,吼风奇剑,扫汝生光!

*看完这篇词后非常喜欢,还顺手把最后一句给改成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

岳飞墓怎么被发现的,岳飞墓被挖掘(10)

胡乔木

不但改了诗词,后面还做出批注:杭州及别处,行近郊原,处处与鬼为邻,几百年犹难扫尽。

今日仅仅挖了几堆朽骨,便以为问题解决,太轻敌了。至于庙,连一个也未动。

这一篇诗词和批注就成了“拆墓运动”的批文!

同年12月2日,拆墓运动的第一刀就对准了苏小小墓。

先拆苏小小的墓,其实也是必然。胡乔木的词里就明显体现出来:像岳飞这种精忠报国的英雄,埋在这里就算了,凭什么古代一些封建帝王还有苏小小那样的名伎也有这个资格?

除了苏小小墓之外,于谦墓、武松墓、林和靖墓等三十多座古人坟冢都被挖开。

甚至1965年1月29日,西汵桥畔混凝土浇筑的秋瑾墓也被炸开!目中只有腐烂的衣衫,两个皮鞋的后跟,一枚湖绿色玉簪,以及一柄短剑。

之后装有秋瑾遗骨的瓷罐,被拉到了距离孤山3.5公里的鸡笼山马坡岭。生前只活了33岁的秋瑾,却又在,此后58年的时候第9次被迁移坟茔,而这一次甚至于连墓碑都没有。

好在负责迁坟的杭州园林局技术员陈而扬,在秋瑾的墓前种了一棵柏树作为记号。若不是他有心,只怕在后来回迁的时候,都未必能找得到秋瑾的遗骸。

岳飞墓怎么被发现的,岳飞墓被挖掘(11)

1913年重建的秋瑾墓

不过秋瑾也并不是孤独的,她是最后一个被迁葬到这里的。自拆苏小小墓开始,到秋瑾为止,共拆掉了坟墓654座。

裘绍、尹维峻夫妇、徐锡麟等辛亥革命烈士合成一座合墓,苏曼殊、林启、徐寄尘、惠兴,等文化名人有合做一座合墓。最终鸡笼山马坡岭修成了10座小型合墓。

而苏小小、冯小青、林和靖等,被称为“不达标”的名人,则干脆“拆除后不予重建”。

  

四、花有重开日

随着社会发展,杭州市相应文化号召,增强西湖的历史底蕴,很多名人墓开始着手回迁和修复。

1978年,秋瑾的孙女写信给邓颖超,说她们想到西湖祭奠祖母秋瑾。邓颖超非常重视,当即通知了浙江省政府。

省政府和杭州市政府,也立刻安排市文保所的高念华和朱德班,去鸡笼山马坡岭寻找秋瑾墓葬。

当时迁墓非常匆忙,又没有墓碑,所以很难寻找。好在他们碰到了附近双峰村村民来政富,这个来政富听当年迁墓来此的陈而扬提到过,那颗柏树下面就是秋瑾!

凭着这些线索,他们才将秋瑾的骸骨找到。紧跟着他们在岳庙里拼接秋瑾骸骨,发现颈骨留有刀痕,骨殖甏里有一块皮鞋后跟。这下他们能够确认,这就是秋瑾的骸骨。

杭州市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依旧在孤山西冷桥畔重修秋瑾墓,并用汉白玉雕塑了秋瑾像。

岳飞墓怎么被发现的,岳飞墓被挖掘(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