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黄鹂可以饲养吧,黄鹂怎么喂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5:00:26

简单翻译这段古文给各位读者,就是有一人见到黄雀受伤,于是救下了这只黄雀。黄雀疗养结束,便离开人家。但为报恩,黄雀为此人叼回四个玉环,保佑了这家人四代皆为重臣——这就是成语“黄雀衔环”的来历

古人一直把黄雀视为知恩图报的典范,唐诗也不乏歌颂有“古人于黄雀,岂望白环报”的诗句。

但是在古时,黄雀也不全被称为黄雀。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有一种鸟被称为异鹊。有文献可证:苏轼有文记录于《庄周》,有“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的记载,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早在汉朝就有记载,由此可见《庄周》中记录的“异鹊”即为“黄雀”,所以古人称呼的异鹊,就是黄雀。

人工黄鹂可以饲养吧,黄鹂怎么喂养(5)

由此记载也可以得知:黄雀进入人们的视线已经有2200余年了。但当初的民间黄雀饲养并不普及,原因显而易见:黄雀一身黄色羽毛,而黄色在唐唐宋时期属于皇家颜色,民间是非常忌讳的,所以黄雀黄鹂这种鸟曾经不可能画眉一样能被普及为家庭观赏鸟。


黄雀是如何从“报恩鸟”变成“算命鸟”的?

明朝开始后,到了清朝黄雀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作为观赏鸟,因为黄雀作为观赏鸟,有它得天独厚的一些优势:

  1. 黄雀饲养简单,身体免疫力高。黄雀是食谷类鸟,玉米、谷子、粟子这种廉价易得的食材就可以作为黄雀非常好的饲料,平常加以菜叶即足够一只黄雀健康生长。野外的黄雀即使在春夏季节,也多以野生植物种子喂食,偶尔进食蚜虫和鞘翅目小昆虫。所以在喂食难度上来说,黄雀非常平民化。这一点有解剖学的依据:研究人员解剖了5只东越区的黄雀,发现胃里的成分树果占55%,草籽占22%,稻谷占22%,当然这个数据也许并不能代表全部,因为冬季野外昆虫本来就较少。
  2. 黄雀的叫口不差。黄雀本身就拥有不俗的鸣唱能力,是鸟类中鸣唱时长的佼佼者,并且一年中有8个月都可以大唱,一唱就是一天,黄雀原本的叫声是铃声toolee或tsuu-ee,金属声tirrillilit或twillit,原音tet,同时夹带着复杂的颤音,好听之极,所以当初饲养黄雀,更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百灵的十三口,因为上期文章说到,黄雀叫就是百灵十三套口之一。如果单独命长的话,老北京对黄雀的叫口要求颇高,有大三口之说,稍后会为大家介绍何为黄雀大三口。
  3. 黄雀服从度高,训练难度低。黄雀性格天生比较“大条”,不太怕人,在合适的食物刺激的训练下,黄雀可以轻易学会叫远、撞钟、抽签等表演行为,这也为黄雀在清朝时期变成“算命鸟”埋下了伏笔。

人工黄鹂可以饲养吧,黄鹂怎么喂养(6)

黄雀是如何变成“算命黄鸟”的?这事要从清朝慈禧说起。

黄雀天生与人容易产生亲近,服从度高,认主,到了清朝末期,街头常见算命艺人吆喝:

小小黄雀出仙山,

吃的是王母桃,

喝的是天河水。

小小黄鸟会算命,

流年,婚姻,财气,官运。

算得准,算得灵,

你个赏钱我领情;

算不灵,算不准,

我打开笼子把它扔!

这种有趣的现象是因为当初慈禧太后十分乐衷于占卜算卦,如同慈禧肚里蛔虫一般的李莲英总管对太后心理非常了解,于是训练了一只能叼贴算卦的黄雀(那时候北京叫黄巧儿),贡献给太后,专门给太后叼来吉祥签哄太后开心,以此获得慈禧的赏赐。这不得不说是黄雀饲养历史中的一段趣事了。这个事情流传到了民间,所以到了清末以至于90年代,大街上还有这种撞骗行为。

人工黄鹂可以饲养吧,黄鹂怎么喂养(7)

在电影《消失的子弹中》也有模仿桥段,只不过电影中算命的“小云雀”(角色名)用的是虎皮鹦鹉来代替黄雀。这种抽签行为实质上就是用食物训练过后的条件反射行为,早已被辟谣。随着科学观念的深入和黄雀被列为三有动物,这种现象开始逐渐灭绝。


家养黄雀的饲养要点:黄雀真的吃螳螂吗?黄雀笼有什么讲究?

了解了黄雀的历史和生理特点,我们现在把目光对焦到笼养黄雀。很多人对笼养黄雀有误解,这个误解来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认为黄雀吃螳螂,黄雀就爱吃昆虫。其实这就错了,昆虫根本不是黄雀的主要食谱,螳螂更加不在黄雀的食物链当中。接下来我们看看我们流传下来的黄雀饲养技巧究竟是什么。

人工黄鹂可以饲养吧,黄鹂怎么喂养(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