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类都在寻找类地行星和地外生命体,并猜测如果宇宙中有其他生命体存在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因为诞生条件不同、环境不同等原因,孕育出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
而从元素周期表上看,相邻的元素之间具有相似的性质,科学家把目光放在了硅元素上,因为硅是14号元素与6号元素碳是同族,还是相邻的,具有很多相似的性质。
比如硅也可以和氢元素组成硅烷、碳酸盐和硅酸盐在某些方面也非常相似,因此科学家认为地球上能诞生出碳基生命,其他星球就有可能诞生出硅基生命。
既然认识过碳基生命体,那么硅基生命体就很好理解,把碳元素换成硅元素就可以了,1981年,德国的一位科学家最早提出硅基生命的概念,认为在茫茫宇宙中可能会存在以硅元素为基础的生物体,毕竟硅元素在宇宙中也是很常见的。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排名为氧、硅、铝、铁……碳……,硅在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二,而碳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0.027%,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地球应该选择硅基生命体的,那么为什么地球却选择了碳基生命体?
环境决定了生命形式。虽然碳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硅元素也能形成无数的分子,但是双键硅明显没有双键碳稳定,双键硅分子只能短暂的存在,然后变为单键分子,而硅元素却比碳元素耐高温,比如氧化硅能接受300摄氏度的高温,这也是为什么在电脑的CPU与风扇间会涂一层硅胶的原因。
宇宙间都具有强烈的宇宙射线,大多数行星上的温度还很高,没有水存在,而碳基生命离不开水,只有硅基生命能生存下来,这也就造成了碳基生命只能存在于地球这种适宜温度中。
另外,硅元素比碳元素更加亲氧,很难独立存在,只能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学物(气态化合物或者固态化合物)而存在,这就给了硅元素很多选择,能够有多种存在形式,与此同时,硅基生命还比较脆弱,其肢体结构还很容易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