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突破
这三年,龙港坚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破局开路、赋能加力。
在运行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坚持“不建机构建机制、不靠编制靠智治”,系统性深层次重塑“大部制、扁平化”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持续深化经济全链条、建设全过程、民生全生命周期的大部制改革,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推动部门一体协同,以“一张清单转职能”改革创新多元共建共治,构建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县域行政运行体系。
“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
迭代“市-社区-网格”扁平化治理模式,实行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两个中心”一体融合,横向联通基层治理“四平台”、应急协同指挥等13个系统,纵向贯通68个省市重点应用,率先实行110与12345话务并轨,确保市级指令直达社区、贯通网格。实施全域社区化、网格化改革,设置469个全科网格、15个专属网格和3311个微网格,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成26个区域党建联盟,大力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引导263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形成了“党建统领、多元共治、组团服务、整体智治”的基层治理新体系。
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实现突破。落实创新核心地位和首位战略,编制完成“五位一体”的青龙湖科技城规划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园、印艺小镇客厅等23万方大孵化集群,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前两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4.5%,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强度从1.72%提高到2.92%。
在要素保障上实现突破。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方式。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企业专项债券20亿元,组建20亿元政府产业基金,获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综合授信额度220亿元,新增用地(用海)指标6300亩,清理整治低效工业用地1610亩等。三年来,共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9个、省“152”工程项目4个,招引项目总投资达362.5亿元。
关键词:变化
这三年,龙港以百姓之心为心,聚力推动产业提效、城市提质、民生提档,勾勒出一幅幅彰显龙港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蝶变画卷。
产业结构之变。龙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不断健全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链一策”做大“印刷包装、新型材料、绿色纺织”等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绿色包装材料制造基地、医卫材料生产基地和千亩机械设备智造园,新增“中国非织造材料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国字号金名片等,累计新增“小升规”企业147家、超亿元企业13家,净增市场主体3.2万家,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10亿元企业首家“破零”。
龙港中对口社区
城市品质之变。高标准建立“1 1 N”城市规划体系,着力构建“一轴一带一新城”的拥江面海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老城复兴”“新城崛起”三年行动,老城聚焦功能织补和风貌提升,引入华润置地连片开发滨江核心区,加快打造舥艚渔港风情小镇等十大亮点工程,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新城突出“产城人”融合,全面实施用海报批、基础建设、产业招商等新城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龙湖北湖湿地公园等百项千亿重点工程,打造现代滨海特色新区。联动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全域环境整治,城市面貌越变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