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时期的楚帛书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伏羲女娲创世的传说,而且指出,它实际上和《太一生水》一样,讲述的是一部“四时成岁”的历法。
伏羲制作历法,靠的是勾股定理。
周公问:“昔者包牺(伏羲)立周天历度——夫天可不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周髀算经》
那么,勾股定理在哪里呢?就在洛书中!

将洛书上的数字不断相乘,得到的是一组组的勾股定理数——这一点,江永在《河洛精蕴》里面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此不赘述。
,